39歲的工人黨准候選人滕沛源(Alexis Dang)去年經歷了一場健康危機,「重生」後的她直言對人生有了全新的看法,決意站出來參選為國人服務,並希望有機會在國會成為那把不同的聲音,抵制一黨獨大的局面。
滕沛源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專訪時透露,她在2016年見證了國會為修改民選總統制度修改憲法後,萌生了加入反對黨工人黨的想法。
「當時我覺得他們做的這個決定,未必可以完全的反映當時選民的一些想法。然後,我覺得執政黨當時的那個權力有一點太大,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法,其實不應該這麼輕易地被改變。」
她在2020年加入工人黨後,先是陪同阿裕尼集選區的大選競選團隊進行家訪,之後也參與阿裕尼集選區原議員嚴燕松的接見選民活動,協助記錄個案。
由於滕沛源精通雙語,她也會在黨內幫忙翻譯演講稿、期刊,有時還會擔任活動司儀。
她坦言,剛開始加入工人黨時,完全沒有想過有一天會站出來參選。
「我當時完全就是抱著一個覺得我們國會需要更多的聲音,就是要有一個制衡的力量,而去參加這個義工的活動…… 我當時就是覺得說自己是做一個有意義的事情,然後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過程中我也覺得就是非常的開心,這其實就夠了。」
滕沛源透露,第一次被邀請參選是在2023年。當時嚴燕松向她提出了有關參選事宜,但當時的她認為自己沒那麼優秀,且可能無法勝任候選人的角色,而拒絕了該提議。
以為自己患癌 開啟從政之路直到去年4月,滕沛源經歷了一場健康危機,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觀,讓她決定踏上從政的道路。
她告訴記者,當時她在一場例行的健康檢查中,發現自己有一個腫瘤指數飆高,可能患上胰臟癌,於是便做了許多不同的檢,包括斷層掃描和核磁共振等,度過了非常難熬的兩個多月。
「當時見了四、五個醫生,他們都講說你是不是有胰臟癌,或者是肝癌,或者是肺癌,或是胃癌,然後每一個醫生都好像非常同情你的樣子,那種精神壓力是非常的大。」
所幸經檢查後發現,她只是出現了細菌感染而造成腫瘤指數飆高的情況,才鬆了一口氣。
在完全康復後,滕沛源發現自己對人生有了新的看法,也讓她重新審視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你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你不會去想說後悔做了什麼事情,你想的是說我還有什麼東西沒有去做.....我覺得既然我今天這麼幸運的,就是有人可能相信我,覺得我有這個能力去服務更多的新加坡人,那為什麼我不要也站出來就是為新加坡人出一份力呢?」
一度支持一黨獨大滕沛源在兩歲時因父親事業出現波折,出於經濟考量,一家人搬到她的母親的故鄉台灣居住,直到11歲才回國生活。
她透露,新加坡和台灣政治環境不一樣。她也曾一度認為,新加坡一黨獨大的局面更好,因為執政黨若不容易被替換,政府反而能作出更長遠的計劃,整體的政治環境也比較穩定。
滕沛源也坦言,她一直以來非常支持執政黨,直到2016年的修憲事件。她發覺,雖然一黨獨大有它的好處,但不能讓一個政黨擁有太大權力,讓它可以「輕易」修改憲法,這樣的局面必須被抵制。
「至少讓他們覺得國會中還有別人在監督他們,如果他們做得不夠好的話,那他們會承擔更多,就是失去一些議席的風險。」
她也認為,新加坡社會已經出現改變,許多國人擁有高知識、高學歷,並且擁有自己的想法,也對未來有所期望。他們自然而然地需要更多元化的聲音,在國會將他們的訴求表達出來。
盼為低收入家庭孩童提供更好教育被問及關注哪些課題時,滕沛源毫不猶豫地提到了教育課題。
她說,她的父親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為了讓她和妹妹都能夠參加小六會考,她的父親在她11歲時,讓全家又搬回了新加坡。
不過,在台灣長大的滕沛源並沒有接受過英文教育,連基本的英文字母都不會念。她說,當時整個淡濱尼唯有一所小學願意收留她,而原本應該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她,被降級至小學四年級。
所幸在老師和補習老師的悉心教導、父親的嚴格督促,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她的成績飛快地出現了進步,最終小六會考成績也出乎意料地好。
如今,滕沛源擁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目前也正在考取上海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我覺得我今天之所以能夠站在這邊,真的是因為我很幸運地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當初如果我的父親沒有意志去跟學校溝通,或者說校長沒有給我機會,可能我今天就會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一個道路。」
滕沛源也說,在教育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她也非常關心低收入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希望他們也能獲得充裕的資源,得到更良好的教育,縮小孩子們之間的學習差距。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她認為,政府可能可以從幾方面著手解決這個問題,包括縮小班級學生人數,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關注,以及組織補習班,讓負擔不起補習費的孩子也能參加。
非常關注雙語雙文化能力除了教育以外,滕沛源也非常關注雙語和雙文化能力。她指出,小時候在台灣成長時,她主要使用的語言以華語為主,接觸到的也是中華文化方面的知識。
不過,回到新加坡生活的她發現,這裡擁有多元文化背景,處於中西文化之間。她認為,在這一環境下成長的新加坡人,往往對於事情的看法也會比較多面。
「我希望我們可以繼續保留這麼好的一個文化背景,讓我們接下來幾代的小孩都能夠在不同的文化中,學到不同的觀點跟看法,然後將這些觀點跟看法融匯貫通,然後找到自己最有利的一個立足點。」
此外,目前在科技領域發展的滕沛源也提到,她也關注就業課題。她指出,近年來許多科技公司不停裁員,身邊的同事也受影響,令她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政策來提供國人工作上的保障,例如失業救濟金等。
更多相關報道,請瀏覽《大選2025》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