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选将至,各政党积极透过社交媒体展开宣传,受访学者预计,本届选举的社媒活动可能比上一届多出一倍。
学者发现,视频的制作水平更专业精简,风格也更亲民、新潮,容易引起年轻选民关注。其中,TikTok和Instagram成为吸引年轻选民的主战场。
不过,新加坡社科大学商学院市场学副教授常李妍指出,贴文多、点击率高、留言热,并不意味着将转换成实际的选票。
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及新媒体系主任彭丽珊副教授接受新传媒新闻访问时认为,无论年轻或年长选民,都会受到社交媒体影响,差别在于使用方式和信任度不同。
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及新媒体系主任彭丽珊副教授说:“年长选民尤其是对主流媒体,他们的信任度是会比较高的。可能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其实信任度可能会比较低。年轻选民也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都在用社交媒体平台,他们的信任度是比较高的。”
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黄文庆则指出,社交平台也面临假新闻与外来干预等风险,选民需提高警惕,留意信息真伪,提防人工智能生成的深度伪造内容,以及潜在的外部势力介入。
更多相关报道,请浏览《大选2025》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