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競爭製造危機感? 本屆國會朝野議員在各方面都更「積極進取」 新聞打包

7小时前

再過不到兩周時間,大選投票日就要來臨了,目前看來,選情激烈程度比起上屆大選有過之而無不及。

新加坡政治環境日趨白熱化,似乎已是不可逆的趨勢,這也能從新加坡國會議事過程產生的變化窺見一二:

在更多反對黨議員進入國會的情況下,似乎激發出執政黨議員的「潛力」,全體國會議員不分朝野,都表現得更積極進取。

數據顯示,上周二(4月15日)解散的第14屆國會,在不少面向皆突破了過往記錄,幾個衡量議員參與度與活躍度的指標,都呈現了大躍進。

據《海峽時報》統計,作為執政黨成員,行動黨的后座議員過去五年在問答時間與其他議程發言的總次數,比第13屆國會劇增65%。

其中,27位非首次當選的行動黨后座議員當中,有20人突破了自己先前的記錄。

反對黨方面,工人黨2020年大選贏下盛港集選區,多出四個議席,則把在野陣營的發言總次數推高了164%。

以個人表現來看,表現最活躍的是行動黨義順集選區議員黃國光,他在第14屆國會共提出了728道國會問題,比他在第13屆國會提問的327道多出一倍以上,另一名行動黨議員葉漢榮(楊厝港單選區)居次。

值得一提的是,行動黨今日(4月21日)宣布,黃國光在本屆大選將不再上陣義順集選區,但究竟是從此引退政壇,或是轉戰其他選區,還有待進一步說法。

與此同時,反對黨議員,包括來自工人黨的蔡慶威(盛港集選區)、林志蔚(盛港集選區)、嚴燕松(阿裕尼集選區)、何廷儒(盛港集選區)和前進黨的非選區議員梁文輝亦悉數入榜。

蔡慶威477次、嚴燕松469次、林志蔚456次、梁文輝442次、何廷儒427次。

(李國豪製圖)

在辯論方面,黃國光和葉漢榮也分別以195次和132次領先其他行動黨同僚。

在野陣營方面,林志蔚以145次居首,嚴燕松129次、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127次、梁文輝124次和林瑞蓮107次,緊隨其後。

行動黨議員有危機意識?

2020年大選的歷史意義並不亞於2011年的「分水嶺」大選,工人黨除了守住後港單選區和阿裕尼集選區兩大堡壘,還攻下了盛港集選區,掌握的國會席次增加至10席,再加上高票落選進入國會的前進黨非選區議員梁文輝和潘群勤,本屆國會一共有12位反對黨議員。

反對黨「存在感」大增,無疑給行動黨議員帶來了危機感。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系副教授陳慶文指出,反對黨議員把國會作為展示他們對重要課題見解的平台,使行動黨的后座議員有感於「必須得和反對黨分庭抗禮」。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加運則說,行動黨必須更積極說服選民,行動黨的后座議員也可以做好監督政府的工作,因此沒有必要投選反對黨。

整體而言,單從發言和辯論次數來看,朝野議員都展現了更積極進取的態度。

梁文輝的發言和辯論次數也在朝野議員中名列前茅。(聯合早報)「加班」次數和開會時間最長的一屆國會

國會的激烈競爭程度也體現在比過去更常「加班」的趨勢。

據統計,第14屆國會共有9次會議進行至超過晚上10點,這在第13屆國會只發生過一次。

其中,最長的記錄13小時又33分鐘。

在上述9次「加班」會議中,5次是為了辯論反對黨所提出的動議。

這包括了工人黨兩項分別建議改革司法制度和針對生活成本問題的動議,以及前進黨提呈的三項動議,包括支持小販,以及針對住房問題及外來人才的動議。

5項由反對黨提出的動議中,行動黨議員針對其中3個動議提出了顯著修改,另外兩次則由部長提出對應的動議,進而在國會掀起激烈交鋒與漫長的辯論。

此外,在本屆國會中,國會議員合共提出了20次個別議員動議,比上一屆國會的9次大幅增加。

其中,前進黨提出8次、行動黨7次、工人黨4次,官委議員則有1次。

在國會機制下,個別議員動議允許后座議員建議國會採取特定行動,或表達對特定事項的看法。

本屆國會的74次休會動議,也比上屆國會的35次多出超過一倍。休會動議允許議員在國會休會後,用不超過20分鐘的時間,針對他們所關注的課題提出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國會提出的198項法案當中,其中一項是由前進黨非選區議員潘群勤所提出的個別議員法案。

她在2023年9月11日提呈了一項要求修改要求修改國會(特權、豁免和權力)法令的個別議員法案,要求暫停時任交通部長兼西海岸集選區議員易華仁的議員職務和津貼,並確保國會有權在易華仁洗脫罪名並恢復公職後,才向他補發津貼。

當時易華仁正接受貪污調查局的調查。

不過,這項個別議員法案最終並未闖過一讀。

本屆國會創下了多項新猷。(聯合早報)不是「橡皮圖章」

種種因素疊加之下,本屆國會的會議(sitting)次數和會議總時數也都創下了新高。

第14屆國會共召開了162次會議,為歷屆國會之最,總時長超過1228小時,平均每次會議時間為7小時又35分鐘,也都高於先前的記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但在一些亮眼成績單之外,本屆國會也留下了一些不名譽記錄。

第14屆國會共有6名議員「中途下車」,其中,除了尚達曼是因競選總統而辭去議席,其餘5人皆因醜聞或刑事案件而辭職。

其中,行動黨的易華仁捲入貪污案件、工人黨的辣玉莎涉嫌在國會說謊,行動黨前議長陳川仁和前議員鍾麗慧,以及工人黨的貝理安則因婚外情醜聞而辭職。

整體而言,在質的部分,包括問政品質,本屆國會是否有所進步,也許見仁見智,但在數量方面的變化,卻是顯而易見。

在政治術語中,「橡皮圖章」常常用來比喻形同虛設,沒有實權,只是「走過門」的機構。

過去在執政黨極度強勢,反對黨不成氣候的時期,新加坡國會不免也曾遭外界質疑是「橡皮圖章」。

但隨著近年來本地政治環境的競爭愈來愈激烈,無論是「橡皮圖章」還是「走過門」,我國國會看來有望徹底擺脫「橡皮圖章」這一稱號。

至少,上文提到的幾個硬指標,顯示新加坡國會正朝向更百花齊放的方向邁進。

最後,如果覺得在國會提問和發言次數這些數據太「硬」,蟻粉不妨參考看看以下幾個紅螞蟻精選,更具趣味性的國會「之最」。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dAnts.SG/videos/662243760065119


相关文章

  • 新加坡這個地方可以免費看飛機、飛彈!注意這些時段不開放~
  • 新加坡人均旅遊達人?這11個「冷門」目的地,最快2小時抵達~
  • 新加坡人的遺產如何分配
  • 迪士尼冒險號驚艷下水!新加坡首航在即,共赴海上童話之約……
  • 豆腐街昔日追憶
  • 新加坡大選提名日倒計時:東海岸、榜鵝成"兵家必爭之地"
  • 激烈競爭製造危機感? 本屆國會朝野議員在各方面都更「積極進取」 新聞打包
  • 提名日前夕還有些選區形勢不明朗 你若是反對黨會如何布局? 給你好看
  • 行動黨後港准候選人自認「天生嚴肅臉」 政壇還有誰有「天生臭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