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逃避责任与骗取赔偿,两名 24 岁青年自导自演 “偷梁换柱” 戏码,最终难逃法律制裁。4 月 22 日,陆德强和杨志荣因欺诈等罪行接受法庭宣判,一人入狱两周,一人被判处一年缓刑监视。
2020 年 11 月 15 日傍晚,陆德强从 OZ Car Rentals 租车后,约上好友杨志荣外出吃晚餐。饭后,陆德强让杨志荣驾车,自己则坐在副驾驶座。当车辆行驶至实龙岗路上段时,杨志荣因未及时留意前方车辆减速,紧急左转过程中与另一辆汽车相撞。因杨志荣属于未经授权驾驶租车,两人担心无法获得保险赔偿,同时害怕被租车公司追责,遂决定编造谎言 —— 由陆德强出面谎称自己才是事故发生时的驾驶员。
事故发生次日,两人向租车公司谎报情况,租车公司要求陆德强承担 8000 元的租赁免赔额。此后,二人更是一错再错,企图通过欺骗保险公司获取赔偿。他们编造杨志荣事发时坐在副驾驶座并因此受伤的虚假情节,向保险公司索要至少 1 万零 260 元的医疗费,甚至计划用这笔钱支付租车公司的费用。为了让谎言更加逼真,杨志荣不仅报假警,还聘请律师协助向保险公司索赔。
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最终落空。保险公司接到律师函后展开调查,通过行车记录器还原了事故真相,确认杨志荣才是当时的驾驶员。在保险公司的建议下,陆德强向警方坦白了事情经过。2022 年 1 月,保险公司正式报案,杨志荣的骗保企图彻底破灭,也未能获得任何赔偿。
庭审中,陆德强和杨志荣各自面临一项欺诈和一项向公务员提供假信息的控状,并对欺诈罪供认不讳。法官综合评估报告及两人认罪态度等因素,作出判决:杨志荣因不适合缓刑监视,被判处入狱两周;陆德强则被判处一年缓刑监视,同时需完成 50 小时社区服务,每日 23 时至次日 6 时必须留在家中,其父亲还需签署 5000 元担保书,确保他在缓刑期间遵守规定。这场因侥幸心理引发的闹剧,最终以法律的惩戒收场,也为公众敲响警钟:任何企图通过欺骗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