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核爆全球!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國會怒斥:60年盟友竟背後捅刀

10小时前

2025年4月8日, 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國會就美國關稅及其影響發表部長聲明,闡明政府立場。

以下內容為新加坡眼根據英文翻譯整理:

議長先生:

我們早已意識到世界正處於劇變之中。熟悉的秩序標誌正在消逝,但新全球體系的輪廓尚未成形。

因此,我們正身處一個充滿不確定、動盪且日益不穩定的過渡期。

美國近期在「解放日」宣布的關稅政策印證了這一嚴峻現實:基於規則的國際化和自由貿易時代已告終結。

這標誌著一個深刻的轉折點。我們正進入全球事務的新階段——一個更武斷、更具保護主義且更危險的階段。

二戰結束後的近80年里,美國一直是全球自由市場經濟體的支柱。它倡導自由貿易與開放市場,並引領多邊貿易體系的構建。

世貿組織(WTO)體系帶來了數十年的全球增長與穩定。它推動了貿易繁榮,使數億人擺脫貧困,惠及世界,也鞏固了美國自身的經濟實力。

客觀而言,美國仍擁有無可匹敵的經濟影響力。事實上,美國從新冠疫情中的復甦速度遠超其他發達經濟體,並在先進工業領域大幅領先所有主要競爭對手。

但並非所有美國人都對其經濟感到滿意。曾經的工業繁榮地帶如今遍布空心化的城鎮;工人的崗位消失,收入停滯不前。他們認為美國經濟已從根本上崩壞。

這種不滿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已顯現——抗議者曾擾亂西雅圖世貿會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挫敗感進一步加深;而近年來的疫情更令其加劇。

需明確的是:全球經濟體系亟需改革。

新加坡及許多國家已呼籲變革。

我們正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及世貿夥伴合作,推動其機制改革。

美國的一大關切是中國——其認為允許中國加入世貿「讓步過多」,並指責中國通過補貼本國企業、設置非關稅壁壘及限制美企市場准入等方式進行不公平競爭。

這些關切應在世貿框架內解決。

尤其當中國占全球GDP比重從過去的5%升至如今的15%時,相關貿易安排和讓步條款理應更新。

若存在分歧,應通過世貿爭端解決機制處理,但該機制已陷癱瘓,亟需修復與改革。

然而,美國當前所為並非改革,而是背棄其親手創立的體系。

美國對幾乎所有國家的進口商品統一加征10%關稅,並對特定國家(尤其是對美貿易順差國)額外徵收最高50%的關稅。

美國政府稱,全面加稅是為糾正貿易失衡。但貿易逆差本身並無過錯,它僅意味著美國消費者從全球購買的商品多於他國購買美國商品。

此外,美方僅聚焦貨物貿易,這僅呈現局部圖景。實際上,美國在服務貿易(如軟體、教育、娛樂、金融及商業服務)中對許多夥伴保持順差,但這一事實被完全忽視。

以新加坡為例,我們與美國簽有自貿協定,對美進口商品實施零關稅,且對美貿易實為逆差——即我們購買的美商品多於其對我們的採購。

若關稅真為「對等」,且僅針對順差國,新加坡的稅率應為零。

但我們仍被加征10%關稅。我們對美方此舉深感失望,尤其是考慮到兩國深厚且長久的友誼。此非對待友邦之舉。

亞洲首當其衝承受美國加稅衝擊。

本輪中國受創最重——被加征34%關稅,疊加過去兩個月20%的增稅及特朗普政府時期的20%關稅,美對華商品平均關稅現已超60%。

東南亞國家關稅稅率介於10%至49%之間。

這些措施將加速全球經濟分裂。

資本與貿易不再基於經濟效率流動,而日益受政治結盟與戰略考量左右。

多位議員問及關稅對新加坡特定行業的影響。我們正謹慎評估,但更深憂慮並非企業面臨的直接衝擊,而是其對全球貿易體系與經濟的廣泛影響。容我詳述。

第一,「對等」關稅是對世貿規則的根本否定。

世貿多邊貿易體系的基石之一是最惠國待遇(MFN)原則。該原則看似賦予特權,實則要求所有成員平等互待——若一國對某貿易夥伴給予更優條件或施加額外限制,須同等適用於所有世貿成員。

自貿協定等雖屬例外,但最惠國待遇始終是多邊體系的基石,確保公平競爭、防止歧視,令大小國家均能在全球市場公平角逐。這推動逾百個國情各異的世貿成員實現貿易自由化。

美國的新關稅體制徹底背離最惠國原則,為基於單邊偏好的國別選擇性貿易關係敞開大門。

若他國效仿,基於規則的貿易體系將瓦解,殃及所有國家。但新加坡等小國將承受更大壓力——因雙邊談判中議價能力有限,大國將主導條款,我們恐遭邊緣化。

第二,全面全球貿易戰風險攀升。

新加坡決定不實施報復性關稅,因這將推高國民成本。但他國或持不同考量。

中國已對美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歐盟等正醞釀下一步。

有人認為新關稅是美方談判策略——效仿尼克森1971年對進口加征10%附加稅以迫使德日貨幣貶值,待其妥協後撤銷。

當前確有一短暫窗口期,供各國在更高稅率生效前與美談判爭取緩減,部分稅率或可下調。

但需清醒認識:貿易壁壘一旦築起,便難拆除——即便原有理由不復存在。

即便達成部分妥協,此類激進舉措引發的不確定性將重挫全球信心與增長,恢復舊狀幾無可能。

尤其10%的普適稅率似無談判餘地——無論一國貿易平衡或現有安排如何,此為基礎稅率。

此外,其他力量或助推關稅升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許多歐洲國家急於保護電動車、綠色科技及半導體等關鍵產業免受中國競爭,不願成為中國或其他國家出口產品的傾銷地。

西方亦日益推動加強本土製造業、減少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尤其是戰略性產業)。

美此輪加稅或為全球增稅序幕,歷史已有先例。

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引發多國抗議與報復性限制,加劇並延長了大蕭條。

如今風險或更甚——若全面實施,新關稅高於斯姆特-霍利時期;貿易占美及全球經濟比重遠超1930年代;供應鏈互聯更深,貿易中斷的連鎖衝擊將更廣。

第三,全球經濟將受重創。

企業與消費者信心已因關稅受挫,國際貿易與投資將萎縮。我國經濟機構聯繫多家跨國企業與本地企業後發現,即便未直接受關稅衝擊者亦擔憂需求疲軟,部分已暫停新項目以評估影響。

此類反應不僅限於本地企業,其他國家的董事會恐正進行類似討論。

近日全球股市劇烈震盪,會否蔓延至實體經濟尚待觀察,但下行風險顯著上升。

令人憂心的不僅是關稅本身(其破壞性已現),更是此輪保護主義的不可預測與不穩定。保護主義本已糟糕,不穩定的保護主義更甚。

企業無所適從,許多選擇觀望,唯恐規則突變致資產擱淺。

這一切催生深度不確定性環境——可能將美國乃至全球經濟拖入衰退。

後果遠超經濟學範疇。

各國日益背離共贏合作與深化一體化。

相反,我們看到一種轉向「本國優先」、零和思維,在這種心態下,每個國家都是為了自己。一些國家甚至不惜以脅迫手段損人利己。

同時,全球機構式微,長期合作規範崩解。

一大擔憂是中美關係。美國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和威脅,必須趁現在美國尚有優勢而全力遏制;中國稱已準備應對關稅戰、貿易戰或任何形式戰爭。美威脅對華追加50%關稅,中方誓言奉陪到底。作為關係「護欄」的對話渠道日益減少。若爭端升級致中美關係失控,全球後果將不堪設想。

新加坡須做好心理準備。*我們曾熟悉的可預測、基於規則的秩序正在消逝。新時代將更動盪,衝擊更頻繁難測。無論外部風浪如何,我們必須站穩腳跟,捍衛利益。

這一切對新加坡意味著什麼?

短期看,全球增長放緩將削弱我國商品與服務的外需。

外向型經濟部門首當其衝,包括製造業(尤其是電子與半導體)、對美出口較高的生物醫藥、批發貿易與運輸業。全球不確定性與低迷情緒亦將衝擊金融與保險等服務行業。

新加坡今年是否陷入衰退尚不確定,但增長必受顯著影響。

我們原預測2025年GDP增長1%-3%,貿工部正重新評估,或下調預期。

增長放緩意味就業機會減少、薪資漲幅縮水。若更多企業遇困或回流美國,裁員與失業將加劇。

目前,今年預算案宣布的措施將緩解短期壓力。

我們為家庭與個人提供一攬子支援,包括發放社區發展理事會鄰里購物券、SG60建國60年鄰里購物券及水電費回扣,並針對弱勢群體加強社區關懷補助(ComCare Assistance)。

通過「技能創前程」計劃支持員工,本月下旬啟動的「技能創前程求職援助」將幫助非自願失業者重返職場。

預算案亦推出企業援助措施,包括短期企業所得稅回扣、提升生產力與競爭力計劃及開拓新市場支持。經濟機構正與受關稅影響企業溝通,協助解決具體問題。

然而,局勢瞬息萬變。

我們將成立由副總理顏金勇領導的特別工作組,協助企業與員工應對不確定性、增強韌性並適應新經濟環境。工作組成員包括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全國僱主聯合會及全國職工總會。

我們將持續密切監測事態,政府隨時準備在必要時加大支援。得益於數十年財政自律,我們擁有應對資源。

新環境下,新加坡須加倍努力保持全球流通關鍵節點與可信商業樞紐地位。

我們將與志同道合、堅守開放自貿的夥伴深化合作。

美國或轉向保護主義,但全球不必追隨。我們將聯合其他夥伴,維繫多邊體系關鍵部分,並為未來可能的新全球體系奠基。

為此,我積極與多國同僚交流,昨日與英國首相斯塔默通話,未來數周將進行更多對話。各方均願擴大與新加坡合作,涵蓋數碼與綠色經濟等新領域。

我們尤其將加強東協內部合作與一體化。

上周五,我與馬來西亞首相安瓦爾(今年東協輪值主席)共商加速東協一體化,提升區域吸引力與競爭力。

本周將召開東協經濟部長特別會議,商討強化區內貿易及展現東協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決心。

東協也將繼續與志同道合夥伴深化互利領域合作。

議長先生,我們正步入一個劇變的世界。新加坡唯有團結一致——凝聚資源、韌性與決心——方能在風暴中前行。

政府將竭盡全力引領國家穿越波濤,確保無人掉隊。

我們將保持經濟開放、社會團結、制度穩固,為企業與投資者創造新價值主張,必要時果敢行動以確保新加坡持續成功。

最重要的是,我們將新加坡與國民利益置於一切行動的核心。

前路更艱,危機真實存在,但我們的決心同樣堅定。相比六十年前獨立之時,我們在許多方面已更具優勢:

我們積累了深厚儲備作為戰略緩衝;

我們基於團結互信鑄就牢固社會契約;

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智慧與膽識、勇氣與魄力——永不言敗的精神曾助我們渡過每次危機,也將引領我們穿越未來風暴。

因此,議長先生,我向國會與全體國民宣告——不要害怕。

此刻,我們比以往更須堅定團結。這顆小紅點將繼續閃耀。在動盪晦暗的世界中,新加坡將屹立為穩定、使命與希望的燈塔。

謝謝議長先生。

CF丨編輯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HQ丨編審

新加坡國會丨來源

新加坡國會丨圖源


相关文章

  • 涉嫌在新加坡航班上非禮女空服員,20歲印度籍男子今天被控上法庭!
  • 1.8萬件壯陽藥、30支電子煙!新加坡組屋非法窩點被端,36歲男子被查
  • 李顯龍拆解中美關稅困局,新加坡能否成「避險港灣」?
  • 145%關稅逼出區域合作新模式!新加坡副總理親自站台柔佛特區
  • 【GE2025】黃總理:張志賢和王瑞傑是公共服務界的巨人
  • 平價集團將為工會和職總連卡會員推出逾500萬元優惠折扣
  • 提名日前夕百感交集 首次競選的新人抒發了哪些心情?
  •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 米其林三星餐廳Odette和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夢幻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