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GITEX ASIA 2025 於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展覽與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新加坡眼作為 GITEX 官方合作夥伴,帶來實時報道!
此次展會,讓機器人在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宇樹科技(以下簡稱「宇樹」)也來了。公司首席信息官(CIO)陳小立帶來了名為「物理機器人在實現具身智能中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Robots for Realizing Embodied AI)」的演示。
宇樹開發的各型號機器狗和人形機器人一同登台,引來陣陣喝彩。
以下是《新加坡眼》現場根據陳小立演講內容的摘編。
機器人的身體vs大腦
主持人:宇樹創始人曾說過,人形機器人將重塑生產和生活的形態。現如今,我們處於哪個階段?機器人真的會改變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嗎?
陳小立:機器人對人類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變終將發生,但目前為止,人類仍需保持謙卑,探索與機器人技術相關的多樣機會。而這是一場漫長的旅程,在不同的階段,會存在不同的挑戰。
如今,機器人的「身體」差不多準備好了,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設計機器人的「大腦」。機器人的「身體」或者說硬體已經比較成熟,機器人可以跑步、爬山、後空翻等等。我甚至期望,也許在今年,人形機器人的速度能達到秒速10米,這是奧運會獎牌的水平。
但「大腦」或者說軟體則要困難得多,費用也高得多。如何讓軟體與現實互動?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議題,世界範圍內的從業者和學者都在為之努力。
機器狗vs人形機器人
主持人:機器狗B2是宇樹的旗艦產品,是奔跑速度最快的工業級四足機器人之一。這類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如何?未來發展會是怎樣?
陳小立:B2可以負重40千克,甚至可以爬山。因此,我們正在探討如何使用機器人處理骯髒(dirty)、困難(difficult)、危險(dangerous)和重複(duplicated)的4D工作,幫助人類更加安全、健康地工作。
主持人:不論是四條腿的機器狗,還是人形機器人,我的家裡什麼時候才能有一個?
陳小立:今天,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家庭中,已有超過1萬隻機器狗扮演著寵物的角色。但如果想要人形機器人進入人們的家庭中,那麼還需要一些時間。
在應用上,機器狗可以像寵物一樣陪著人。但對於人形機器人來說,我們會期待它能夠去適應不同的房屋,去打掃房子、做飯,這些場景則要困難得多,也需要更長時間去開發。
未來的發展方向
主持人:很多人會對機器人感到恐懼,如何保證機器人的可靠性?作為頗具影響力的機器人公司,宇樹接下來要做些什麼?下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陳小立:我們認為機器人的可靠和安全是重中之重,如果一個機器人會導致用戶處於不安全的驚恐,我們不會讓機器人接觸人類的生活。
我們花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去保證機器人的安全性。但另一方面,我們能夠保證機器人是非常安全的,也許是因為它不是完全的人工智慧體,它沒有自己的想法、不會自動地與人類交談。所以如何平衡這兩者,是一個頗有難度的問題。
長期來看,我同樣沒有弄清楚這個問題,不過這也是令人興奮的地方。如何實現機器人的自主性?它可以和人類互動嗎?這是另一個話題,也是我們探究的方向。我們在過去的幾年裡推動了一些進展,也計劃在未來的幾十年里繼續探索。
從產品的角度來看,宇樹仍需保持謙虛。我們想做的就是努力改進機器人本身,使它更堅固、更合格、更穩定、更容易操作。
Sihan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眼丨來源/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