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周新加坡频繁下雨导致伊蚊滋生,骨痛热又回来了!
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周增93起骨痛热病例,今年16周的累计病例约1500起,伊蚊活跃区也有12个!
新加坡周增93起骨痛热病例
2025年前16周已累计1495起
后港、宏茂桥是“重灾区”
新加坡的骨痛热疫情一直都没有走远!
上周,新加坡新增93起骨痛热病例,2025年的前16周,全岛已经累计1495起骨痛热病例了。
另一方面,全岛伊蚊活跃区有12个。其中后港、宏茂桥和兀兰等地是伊蚊活跃的“重灾区”。
住在这些地方的通心粉要注意防蚊啦!
新加坡居民对4种登革热病毒免疫力低
不采取预防措施或导致病例激增
根据国家环境局官网的信息显示,在新加坡流行的4种骨痛热病毒血清型中,自2023年9月以来,骨痛热病毒2型(DENV-2)一直是主流类型。
此前在2023年,1型和3型也曾轮流占主导地位。不过,新加坡居民对这4种病毒的免疫力普遍偏低,如果不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这些骨痛热风险因素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骨痛热病例激增。
截稿前,2025年新加坡已发现4例零星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目前新加坡社区内还没有出现寨卡病毒传播群体。
感染骨痛热症状包括:
突发高烧、剧烈头痛
肌肉和关节酸痛扥
不少患者都表示,感染骨痛热比感染新冠还要难受,感染骨痛热的症状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且高烧不退,建议赶紧去看医生。
早前,一名住在大巴窑的66岁老人,某天早上前往楼下的关怀活跃乐龄站时,因患骨痛热症而昏倒,还好路过的居民将他送去了医院。
老人表示:“有时候睡觉时会感觉到蚊子在我的身边飞过,但我之前并不害怕……中骨痛热症之后,我觉得很难受,到现在还觉得身体无力。”
新加坡持续推行“伊蚊绝育计划”
鼓励人们清理积水
贴纱窗、用蚊帐等
这几年来,新加坡一直在采取措施消灭骨痛热的传播者——伊蚊!
你知道吗?
只有雌性伊蚊会叮咬,盯人的高峰在黎明和黄昏。
伊蚊的寿命为2周,一生可产卵300粒!这些虫卵可以保持9个月的活性,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很快就会孵化。
针对伊蚊的特性,新加坡出了好几招来灭蚊!
美男计
按计划,环境局今年第一季度将在南部的五个住宅区:红山—直落布兰雅、金文泰—西海岸、联邦、荷兰村,以及马林百列—蒙巴登,放飞400万只绝育雄蚊。
2019年-2022年的研究数据显示,放飞绝育雄蚊后,居民感染骨痛热症的可能性降低77%。武吉巴督、蔡厝港、淡滨尼和义顺等地区,伊蚊数量减少90%以上。
诱捕雌性伊蚊
国家能源局,在新加坡各地部署了约8万个重力诱捕器,专门监测诱捕伊蚊。它可以吸引和诱捕正在寻找产卵地点的雌性伊蚊,捕获它们并防止虫卵的孵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