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亞洲教育樞紐,其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表現始終備受關注。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JCU Singapore)近期發布的2023/2024年度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以詳實的數據揭示了該校留學生群體的職業發展實況。
就業率與薪資 領跑亞洲高校的「雙高」表現
整體就業率突破行業基準
01 84.9%的就業率
2023/2024屆本科畢業生中,84.9%的學生在新加坡就業,較新加坡本地高校平均基準(83.2%)高出1.7個百分點。
02 全職崗位占比63%
超六成畢業生入職全職永久職位,全職率同比提升4.1%,顯著高於本地平均水平(58.7%)。
薪資中位數創新高
01 月薪總包3,500新元
全職畢業生的薪資中位數達3,500新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較2022年增長9.4%,連續四年保持6%以上的年漲幅。
02 行業薪資差異
商科與IT領域:大型企業崗位薪資普遍突破3,800新元;
社科與教育領域:政府機構崗位起薪穩定在3,200-3,500新元區間。
年增長趨勢:從「追趕」到「超越」
01 就業率五年連漲
從2019/20年的65.2%躍升至2023年的84.9%,年復合增長率達6.8%;
02 薪資漲幅領跑亞洲
月薪中位數從2019年的2,783新元增至2023年的3,500新元,漲幅超25%,遠超東南亞同類院校水平。
就業歷程 留學生的求職效率與行業選擇
求職周期:35%畢業生「快速鎖定」崗位
1-3個月就業窗口
超1/3學生在畢業三個月內入職,其中科學與技術領域畢業生速度最快(49%);
提前鎖定機會
10%的學生在畢業前已獲正式錄用,商科學生占比最高(12%)。
行業分布:國際化背景下的多元選擇
大型企業與中小微企業並重
21%入職大型企業(如跨國銀行、科技公司);
20%選擇中小微企業(初創公司、家族企業);
政府機構成社科學生首選
14%的畢業生進入政府或附屬機構,社科領域占比達25%。
崗位特徵:非管理崗為主,職業起點清晰
初級崗位占比62%
34%為非管理崗(如行政、技術崗),28%為初級管理崗(如團隊主管);
熱門職能分布
商科:金融分析師、市場專員(15%);
IT:軟體開發、數據分析師(13%);
社科:社區服務、教育工作者(11%)。
專業匹配度 跨領域就業的理性選擇
01 68%的「專業對口率」
多數學生學以致用:近七成畢業生從事與專業直接相關的工作;
IT領域匹配度最高:78%的科學與技術學生進入對口行業。
02 跨領域就業的三大動因
崗位競爭:37%因未獲專業相關崗位而轉行;
職業前景:18%認為當前領域晉升空間更大;
興趣驅動:12%主動選擇更契合個人興趣的行業。
校園支持 職業競爭力從何而來
課程與就業的直接關聯
技能提升認可度
65%的畢業生認為課程內容幫助掌握職場硬技能(如數據分析、項目管理);
社科學生受益顯著
74%的社會科學畢業生表示課程提升了溝通與公共服務能力。
就業服務成效
求職指導覆蓋率
83%的學生使用過校內職業諮詢;
企業合作網絡
JCU Singapore與超過200家本地企業建立實習推薦渠道。
學生滿意度:商科與社科領跑
整體滿意度71%
2023年SP52學生滿意度達80%;
分科系評價
商科:73%(課程實用性獲最高評價);
社科:74%(實踐項目支持度領先)。
區域就業 留學生的國際化跳板
01 新加坡本地就業:薪資與穩定性兼顧
主力就業市場:66%的畢業生留新工作,政府機構與金融行業吸納近四成人才;
外籍學生占比:中國、印度、印尼留學生入職率達82%。
02 亞洲區域機會
中國職場表現:21%的回國畢業生進入大型企業(如騰訊、位元組跳動),起薪中位數達1.5萬元人民幣;
東南亞市場:印尼畢業生中,38%加入家族企業或初創公司。
未來趨勢 就業市場的新風向
行業需求變化
科技與綠色經濟
IT、新能源領域崗位增長顯著,2023年相關招聘量同比增加15%;
社福與教育擴容
新加坡政府計劃未來五年新增2萬個社福崗位,社科畢業生需求看漲。
求職策略建議
技能復合化
跨領域技能(如「商科+數據分析」)更受僱主青睞;
實習前置
畢業前累計6個月實習經驗的學生,求職周期縮短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