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消息,新加坡選舉委員會宣布5月3日舉行全國大選。這是總理黃循財首次接受民意考驗,在生活成本上升、美關稅衝擊經濟等背景下,此次選舉備受關注,候選人名單將於4月23日確定 。
1. 大選日期敲定
新加坡選舉委員會於周二正式宣布,新加坡將於5月3日舉行全國大選。
此次大選正值新加坡民眾面臨生活成本上漲困境,同時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經濟衰退風險,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不安情緒,大選備受各界矚目。
2. 黃循財首次以總理身份迎考
這將是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自2024年5月接替長期執政的李顯龍,擔任人民行動黨(PAP)新任領導人後的首次民意檢驗。
黃循財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當前世界正經歷深刻變革,國際局勢充滿不確定性、動盪與失序,過去支撐新加坡成功的全球環境恐難以維繫。
來源:聯合早報
基於此,他決定啟動此次大選,認為在這一關鍵時期,應當由新加坡民眾自主選擇領導國家的團隊,共同規劃國家未來發展方向。
今年2月,黃循財公布的財政預算案被分析師稱為「全面競選預算案」。該預算案包含了面向全體國民的福利措施,旨在緩解民眾生活成本壓力,同時也被視為執政黨在大選前爭取民眾支持的重要舉措。
3. 經濟陰雲籠罩,行動黨面臨挑戰
自1965年獨立以來,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歷次選舉中始終保持絕對優勢地位。然而,此次大選該黨的得票率備受關注。在2020年的上屆選舉中,人民行動黨創下了歷史最差戰績。
來源:聯合早報
當下,選舉背景被經濟陰雲所籠罩,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的關稅政策,對新加坡這個以貿易立國的經濟體造成了嚴重衝擊。新加坡已於周一將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從原本的1% - 3%大幅下調至0% - 2% 。
黃循財此前曾明確指出,美國加征的10%基礎關稅談判空間渺茫,並發出警告,若企業因關稅政策遷往美國,新加坡將面臨就業崗位流失的嚴峻局面。
近年來,執政黨支持率持續下滑,而反對黨在議會中的影響力則穩步擴大:2011年與2015年,反對黨史無前例地在議會中斬獲6席;到2020年,這一數字更是增加至10席。
參考資料:
1. 新加坡將於5月3日舉行大選,以應對生活成本和貿易擔憂, Ya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