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陷入求職騙局,並欠下超過2萬5000新元的債務。(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越來越多詐騙案受害者借錢應急或過活,因而背上債務。信貸輔導會表示,去年共有106人求助,預計今年會更多人來求助。
《新明日報》之前報道,警方早前公布的2024年詐騙和網絡犯罪數據顯示,詐騙團伙在去年騙走的款項達11億元,是歷來最高的。
新加坡信貸輔導服務(Credit Counselling Singapore,簡稱CCS)為面臨生意或信用卡債務問題的借貸人提供信貸諮詢。從2023年至今,共接獲逾200名詐騙受害者的求助。
CCS每周提供免費講座,談論如何合理的處理債務,並提供免費個人諮詢。總經理陳慧敏告訴記者,今年第一季來求助的詐騙受害者就有33人,預計今年接獲的個案可能會有逾130起,比去年106起要多。
她透露,受害者大多墜入投資騙局,他們被告知要先投資,才能取出自己的資金以及利潤。「他們看到自己的資金只進不出,就會找更多錢投入,最後負債纍纍。」
陳慧敏說,CCS的輔導員會幫忙計算負債者每個月可以拿出多少錢還債。
「這包括建議負債者減少花費,我們也會提出還債計劃,讓債主停止追債。但如果負債者還是無法還錢,另一個選項就是申請破產。」
她指出,借錢來還債無法解決問題,只會讓債務越滾越多。
其中一名求助者阿里(40歲,送貨員)之前在網上認識叫「佳娜」的女網友,兩人便開始每天互發信息。「佳娜」隨後求助,讓阿里轉帳到數個銀行戶頭,以支持她的兼職工作,並賺取10%酬金。
阿里起初投入6000元的存款,後來平台告訴他必須要投入更多才能拿酬金,他就向前同事,銀行和放貸商借了逾2萬5000元。後來還是拿不回酬金,他意識被騙就報警,過後每月須從2500元的薪水拿出500元還債。
男子被騙 需還債65萬新元 賣房貸款 三餐難繼
陷入投資騙局,男子跟銀行貸款45萬元,跟友人借20萬元。他稱錢不夠用,有三個月幾乎有一餐沒一餐。
40多歲的外籍雇員維傑在去年7月墜入投資詐騙,必須還債65萬元。
「我向朋友借了20萬元,另外45萬元則是向銀行借。我把印度的房賣了也不夠還債,其中有三個月常常有一餐沒一餐。」
在CCS的幫助下,銀行將他的貸款期限從兩年延長至五年,他也將每個月的花費減少至1000元。
「現在我每個月一半的薪水都用來還債,已經還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