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是五一勞動節,陳詩龍發表勞動節獻詞時說,今年是新加坡建國60周年,推動新加坡走到今天,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政府、工會和僱主之間的密切合作。
陳詩龍表示:「這種基於互信、互重和共同責任的勞資政合作是我國經濟繁榮的基石,也是創造更多優質工作機會和打造一個公平、 漸進式職場的助推器。」
陳詩龍說,在貿易緊張局勢下, 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正瀕臨崩潰,主要經濟體已經實施新關稅,更多報復性措施預計會接踵而至。身為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新加坡也難以倖免。他指出,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更要堅定維持勞資政協作模式,團結一心,渡過難關。
陳詩龍也闡述了政府如何在人生的各個階段給予工友支持,以及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力。
部長說,從2019年到2024年,收入在第20百分點的工友的實際薪金增長了5.8%,高於中位數工友的3.56%。
「這說明通過工會和僱主多年來的共同努力,以及漸進式薪金模式、就業入息補助計劃等各種措施,工友們的收入水平得以持續提高。」
此外,政府也從2025年起加強就業入息補助計劃, 極力幫助低收入工友積累退休儲蓄。在平台員工方面,我國是全球最早為這一群體提供保障的國家之一。
他說:「在勞資政的大力推動下, 平台員工已經開始繳交公積金、 擁有工傷賠償和代表權的法律框架。 這確保平台工作能保持靈活性,平台員工也能獲得更好的保障。」
他表示,政府也會幫助想工作的年長者繼續為社會做出貢獻。<<年長員工就業勞資政工作小組將檢討相關就業方針,熟齡員工多階段職業生涯行動聯盟也將制定解決方案,打造更親樂齡的工作場所。年長員工的公積金繳交率會繼續提高,政府也將延長給僱主的過渡性公積金抵消計劃。>>
在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力方面,耗資超過4億元的企業勞動力轉型配套,旨在幫助企業在改進業務的同時,投資於工友的發展。政府也額外撥出2億元資助職總的企業培訓委員,支持更多企業轉型,讓企業和工友都有更好的前景。
陳詩龍也指出,我國在工作場所安全方面持續取得進展。過去5年,我國的工傷意外死亡率平均約為每10萬名員工中有1.1人,位居全球最低。去年的重傷率也創下了歷史新低。
他表示,隨著來自各個利益群體的壓力增加,維持勞資政協作模式將更具挑戰;我們必須堅持勞資政夥伴關係,不是因其容易,而是因其有效。
部長說,人力部的新願景「賦能的勞動隊伍,蓬勃發展的工作場所」,表明了政府的方向,希望每個工友有成長的機會, 每個僱主能通過投資人才取得成功,每個工作場所都能人盡其才,成為工友的心之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