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的话术、环环相扣的骗局,差点让一位退休教师半生积蓄血本无归!
75 岁的退休华校教师蔡女士遭遇冒充政府人员的诈骗团伙,在提取 30 万元毕生积蓄的最后关头,被机警的银行职员成功拦下,上演现实版 “反诈生死时速”。
3 月 24 日,蔡女士接到一通自称 “保险人员” 的电话,对方称有人冒用她的身份购买保单,每月需缴费 900 元。
惊慌失措之际,另一名 “经理” 来电,称能帮她私下取消保单,但要求严格保密。
紧接着,两名自称金管局职员的骗子轮番上阵,通过视频通话诱使蔡女士展示银行账户余额,并不断洗脑,声称这是涉及洗黑钱的重大案件,已有 900 个类似案例。
在骗子的持续 “心理攻势” 下,蔡女士逐渐丧失警惕。
次日,蔡女士按照指示前往华侨银行,试图提取 30 万元存款,并以 “购买黄金” 为由向银行职员解释。
关键时刻,银行职员敏锐察觉异常,立即展开劝阻。面对职员的询问,蔡女士甚至还偷偷联系骗子,只因对方警告 “不能让他人发现” 。
好在银行职员坚持劝说,最终让蔡女士识破骗局。据悉,这 30 万元是蔡女士卖房所得的全部积蓄,一旦被骗,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银行职员不仅帮忙报警,还协助蔡女士拉黑了四名骗子。
无独有偶,类似的保险诈骗电话近期频发。
59 岁的自雇人士黄先生 4 月 25 日接到陌生来电,对方冒充职总工作人员,称其保单即将到期,若不处理将扣除 900 元。
当被要求点击网上连结处理时,黄先生凭借日常积累的反诈意识果断挂断电话,并通过 ScamShield 举报。
28 岁的公众黄先生也遭遇同类骗局并进行举报。
记者查询发现,相关诈骗号码已分别被举报 6 次和 14 次,足见此类诈骗手段的猖獗。
这起惊心动魄的诈骗事件,既彰显了银行职员的专业与负责,也为公众敲响警钟。诈骗分子手段不断升级,冒充官方身份、编造复杂案情,令人防不胜防。
守护财产安全,需要每个人时刻保持警惕,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相关机构核实,切勿轻信陌生来电与指示,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