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多部委抗疫工作小组宣布,如果每周的感染增长率降至1以下,一些防疫措施就可以放松。
每周感染增长率是过去一周的社区病例与之前一周的比率。如果该比率大于1,说明病例在增加。如果它小于1,说明病例在下降。如果它是1,那就意味着病例的数量或多或少是稳定的。
两周前,该比率为1.5,意味着每两周左右病例就会翻倍。现在,该比率已降至1.15,仍略高于1。(1.15的比率意味着案件每周增长15%,大约每个月翻一番)。
如果比率降到1以下,而我们的医院和ICU情况保持稳定,我们可以放松一些措施。例如同一家庭中完全接种疫苗的家庭成员可以在餐饮店一起用餐,最多五人一组,部分团队运动和学校活动也可以在适当的防疫措施下恢复。”
李显龙同时也说自己收到了很多反馈,有反对限制措施的,有担心开放太快的。他认为新加坡必须平衡两者:
“你们中的许多人写信表达了对这些限制的不满,而其他人则表示担心我们开放得太快了!我完全理解你们的感受。
这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持续的不确定性和干扰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艰难的。一些部门如餐饮业经历了特别艰难的时期。
但是, 我们既不能无限期地封锁和停滞不前,也不能简单地放手 ,让事情发生。
我们必须走这条路,以达到与新冠安全共存的目的。我们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伤亡到达那里。
同时,让我们继续尽我们的职责,履行社会责任。如果你得到了疫苗接种或加强剂量,请接受它。这将减少你得重病的机会,或需要ICU护理的机会。让我们继续保持安全,继续共同努力。- 李显龙”
(图源:CNA)
在贴文中,李显龙再次强调了新加坡和新冠共存的立场,但是希望以尽量少的伤亡来达到共存目标。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新加坡的措施有时候看起来如此“纠结”,有松的一面,也有紧的一面。
一方面新加坡对确诊病例越来越放松:
医疗流程不断简化,昨天抗议小组宣布孕妇确诊现在也在家居家康复。
目前新加坡 居家康复的实时人数已经达到了17725人,创下新高。
而在前段举行的一场会议中,一位来自卫生部的医生向公众公布了居家康复计划实施至今,家庭内传播率不足10%。
换句话理解就是仍有将近10%的人是被居家康复的同住者所感染…… 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并且现在,密切接触者(包括学校教职工学生)快速检测呈阴性就可以不隔离自由活动等等。
另一方面,新加坡“严”的一面又体现在2人堂食、聚会的防疫限制还在。
不打疫苗的人限制越来越多,从不能进商场、景点、堂食,到明年不打疫苗不能回到公司。
(图源:海峡时报)
还有网友拍到一些组屋区的所有电梯按钮已重新喷上抗菌消毒涂层。
说明新加坡社区防疫还在进行着……
(图源:FB网友)
种种政策看下来,新加坡确实与众不同走着一条中庸路线,只是不知道这些措施,对降低病例是否有帮助,
新加坡日增病例已经连续多天病例保持在3000以上,始终没有突破4000,
如果单看社区病例数字,最近5天有着下降的趋势。
*每日新增社区病例
在昨天的记者会上,黄循财表示假如新加坡的感染比率降到1以下,然后医院和ICU情况保持稳定,就可以放松一些措施。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