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住院一天變一個月 醫藥費飆1萬6千 男子要求出院

2021-10-25

男子患喉癌無法進食,指醫生為他動了胃造口手術,原本一兩天的療程最後卻導致他住院近一個月,醫藥費高達1萬6000元(4萬8000令吉)。新加坡中央醫院受詢指出,術後出現罕見併發症,並非醫療疏失。

《新明日報》報導,林先生(44歲)告訴記者,去年10月因感不適,到醫院做掃描後,竟被診斷患上第三期喉癌,接受電療和化療後,不能吃東西,醫生因此建議動胃造口手術(gastrostomy tube insertion),以喂管進食。

據他所說,當時醫生告知,療程只需大約住院一天,完成後或會出現視線模糊的副作用,他覺得風險不大,於是同意於今年1月20日進行療程,豈料結束後,林先生隔天卻感覺腹部疼痛,照了X光卻沒發現任何異常。

林先生稱住院近一個月,醫藥費高達4萬8000元。

由於到了第4天仍感到疼痛,醫生於是再次為他照X-光,但仍沒查出任何不尋常的跡象,直到第5天,醫生進行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後,發現不對勁,立即為他進行緊急修補。

林先生稱,雖然之後情況好轉,但他仍需留院觀察,也得應付龐大的醫療和住院費用。

「我從1月20日就入院,單單住院和醫藥費就超過5萬元,經過補貼後,我還需付約1萬6000元。我擔心醫藥費,最後於2月15日要求自行出院。」

新加坡中央醫院血管與介入放射學部門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鄭健雄副教授指出,進行胃造口手術的病人一般需要入院一兩天,不幸的是,林先生在手術完成的幾天後出現併發症,不得不接受修復程序,更換導管,以致住院時間延長。

「我們的護理團隊已向他道歉,也已解釋情況。雖然罕見,不過他所經歷的是與胃造口手術相關的已知併發症。

「一旦發現,團隊就給予適當的治療,進行挽救。不過,併發症出現並不意味著手術過程中出現醫療疏忽失。針對於林先生住院時間延長,以及所造成的不便和困擾,我們深表歉意。」

院方說,手術前已向林先生解釋手術可能產生的風險和併發症。

鄭健雄副教授說,與任何侵入性手術一樣,醫生使用林先生熟悉的語言,向他解釋手術可能產生的已知風險和併發症,包括出血、感染、鄰近器官損傷和導管移位、堵塞、斷裂和泄漏等。

事後,林先生的手術順利,而術後的掃描顯示,導管的位置正確。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月薪2萬新幣!新加坡這10個高薪崗位太缺人!這些人每人可拿6000新幣
  • 新加坡身份規劃怎麼選?這8種「綠通道」你必須知道
  • 新加坡大選在即,移民政策或將調整!申請PR/EP的黃金時機解析
  • 新加坡如何成為東南亞生物醫藥和醫療科技的首選地?
  • 新加坡的Angelina甜品店
  • 新加坡榜鵝藏著30家必吃美食,低至2新起!
  • 在新加坡必吃什麼?推薦幾家米其林指南上榜的福建面~
  • 令人懷念的新加坡逸群海南雞飯
  • 孤獨、租房、無存款、單身狗,他們才是新加坡過得最掙扎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