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住宅的物业管理

2022-02-24     缘分     38638

社区治安。新加坡实行社区警察制,社区内设居民警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居民警察局。居民警察局一般与民众联络所共楼办公,采取一站式警察服务,与社区基层组织密切合作,提供主面治安服务。在社区警察制度下,警方强调警民联防,注重社区的广泛参与,培养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

在业主方面,新加坡的物业管理模式充分保障了房屋拥有者的权利,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各项义务。比如各个业主不得侵犯公共空间,私搭乱建要被课以重罚。对房屋内的装修也有很详细的规定,如常见的由装修引起楼下住户漏水等现象,当事人须负责赔偿他人损失,解决不了就得上法庭。

新加坡“土地所有权法案”规定,每个新建住宅区必须在两年内成立管理委员会,由全体业主投票选出委员会成员。该委员会将代表全体业主管理社区,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大会,讨论制定社区行为规则以及聘请物业管理公司等重要事务。社区或公寓的公共事务,如是否要增添公共设施,公共设施的使用是否要收费、收多少,是否要增加或减少物业管理费等等,最终都以投票方式决定。在这种机制下,物业公司只是被雇佣的对象,一切依照合同办事。如果表现不好,社区管理委员会有权立即将其解聘。

经过40余年的努力,新加坡的物业管理已经形成一整套可供借鉴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投资机制。建立了由国家、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投资建房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体系。住宅区内公共设施的运行和维修费由国家承担,每年在政府开支核算中划出一定资金作为住宅区管理赤字的补贴,政府有关部门在售屋、再售屋及租屋的利润中留下一笔费用作为物业管理资金,保证管理正常进行。物业收费主要包括:

A、物业管理费

B、物业管理处租金收入和服务收入

C、物业管理单位开展便民服务等收入。

二是物业管理范围广泛。除对物业管理作出一般性规定之外,对出售的公共住宅内部装修和管理也作出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如对新房装修的期限、保修的期限和室内装修的项目等都作出了严格规定,使之均被纳入依法治理的范畴。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