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烏克蘭和新加坡相距十萬八千里,但在地球村下,發生在彼端的戰事恐怕仍會衝擊新加坡人的生活。紅螞蟻在此整理出戰事會對我們造成哪些重大影響:
一、食物通膨加劇 烏克蘭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國,同時也是第四大小麥出口國,戰爭的另一方俄羅斯則是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全球糧價在去年大漲28%,為10年來的最高水平。
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地糧食的生產量一旦減少,預料將進一步推高全球糧價。
本地近幾個月已經歷一波通貨膨脹,食物(包含生熟食)價格水漲船高,1月食物的通膨指數甚至達到2.6%。
如今,食物價格很可能再因為俄烏戰爭引發的地緣政治危機而進一步上漲。
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量若下滑,恐將推高全球能源價格。
隨著今早俄羅斯開出第一槍,歐洲天然氣價格已經飆升41%。
新加坡目前有95%的發電能源為進口的天然氣,去年已有數家電力零售商因天然氣價格飆升而被迫退出市場,導致本地電費變貴,今年1月份電力和天然氣通脹率為17.2%。
接下來,國際天然氣價格的飆漲勢必對本地電價造成新一波衝擊。
美國等西方國家宣稱將對進犯的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外界估計俄羅斯的原油出口將受到限制。
禁止俄羅斯使用美元進行交易有可能是制裁選項之一,由於俄羅斯大部份的石油與天然氣交易都以美元結算,全球石油價格恐怕會因俄羅斯出口下滑而進一步波動。
今天的布倫特原油價格就已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價格,為七年多來首次破百。
本地油站的汽油和柴油價格近幾周已上漲了一波。隨著俄烏局勢惡化,本地的公路使用者接下來恐怕得加更昂貴的油了。
我國貿工部及金融管理局原本預計,供應鏈瓶頸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緩解,進而舒緩本地的通膨壓力。
然而隨著新的地緣政治危機爆發,專家擔憂全球供應鏈的恢復恐怕會面對新的難題。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展開的經濟制裁預料將重擊後者經濟,同時也會對仰賴俄羅斯能源供應的國家造成衝擊。
升溫的局勢也將進一步導致能源市場供應紊亂,連帶導致全球供應鏈危機,造成通膨風險升高。
全球供應鏈混亂一日不緩解,通膨壓力一日不減輕,仰賴進口商品的新加坡也恐難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