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的馬來西亞研究計劃高級研究員法蘭西斯(Francis Hutchinson)博士在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轉載的一篇評論中指出,根據以往的情況,當地全國大選和州選大多數都同時進行。
不過,隨著國民陣線在2018年選舉中失利,沙巴、馬六甲和砂拉越在過去幾個月都舉行了州選,柔佛州將是馬國在疫情期間第四個進行州選的州屬。
不過,柔佛在嚴峻的疫情之下,為何仍決定舉辦州選?根據官方原因,這是因為隨著柔佛州前州務大臣鄂圖曼逝世,柔佛的執政聯盟擁有最微弱的多數。
馬國在2020年2月出現「喜來登政變」,柔佛州希望聯盟政府也有多名土著團結黨議員和其他議員跳槽,導致希盟失去多數席位。
之後組成的執政聯盟為:巫統14個席位、土團黨12個席位、印度國民大會黨兩個席位以及伊斯蘭黨一個席位。
隨著鄂圖曼逝世,執政聯盟在柔佛州56個州議席當中只占了28個,希盟則有27個。巫統領袖認為,政治局勢不穩定,很有可能由反對黨聯盟控制。
州選對馬國不利? 法蘭西斯博士認為,此事舉行州選對馬國其實是不利的。
首先,馬國不應該在疫情嚴峻時,增加冠病傳播的風險。奧密克戎變種病毒來勢洶洶,專家警告,當地還會出現另一波疫情。
其次,柔佛州北部和東部今年初遭遇水災,造成嚴重破壞,數千人因水患影響流離失所。
第三,現任議員的任期可到明年9月,提前選舉似乎沒有任何益處。
法蘭西斯博士也指出,柔佛州的政局並非那麼不穩定,因為原任柔佛州務大臣哈斯尼利用巫統和土團黨成員相互制衡,並與希盟建立了友好關係。
除了公平分配選區,哈斯尼也確保柔佛州議會能在兩黨對立的情況下通過法案,包括最近將投票年齡從21歲降至18歲的法案。
柔佛蘇丹依布拉欣過去曾反對柔佛州議員「過度政治化」,但如今哈斯尼和柔佛蘇丹也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圖: Reuters
州選對巫統有利? 那提前選舉背後真正的意義又是什麼?法蘭西斯博士指出,在去年11月所舉行的馬六甲選舉中,巫統領袖對國陣的表現感到鼓舞。
柔佛的情勢被視為更加友好,因為巫統發跡於新山,在柔佛的東半部擁有不可動搖的支持。
若巫統在本屆柔佛大選取勝,就有充分理由辯稱全國大選的日子已近,這將有利於前首相納吉和巫統主席阿末扎希;目前兩人都身陷官非。
柔佛州選三方競爭存在巨大風險 然而,巫統在柔佛州提前舉行選舉存在不少風險,現在舉行選舉可能不會受到民眾歡迎,因為大多民眾仍擔心奧密克戎來影響經濟復甦。
此外,投票年齡降低至18歲,這也意味著有大批年輕的首投族,其中許多人的教育和工作都受到冠病疫情嚴重影響,因此他們會支持哪個政黨仍難以下定論。
但是,這場選舉或將是一場三方的競爭,儘管希盟處於不利的地位,但仍上陣角逐一些席位。
雖然公正黨和誠信黨的勝利很渺茫,但民主行動黨可能仍在一些城市混合選區取得勝利。
從馬六甲州選看得出,土著團結黨和伊黨受到公務員和城市的馬來人青睞,他們雖然還未準備好將票投給希盟,但對替代的方案抱持開放態度。
在柔佛州西北部,慕尤丁的巴莪區和其他毗鄰的選區預計也將出現如此的情況。至於伊黨,雖然該黨在柔佛州的表現不佳,不過擁有不少來自吉蘭丹和登嘉樓漁民的豐盛港地區獲得了一些支持。
因此,這也反映了馬國政治局勢動盪不安,無法保證選舉將為國陣帶來令人信服且穩定的多數席位。相反的,這可能會迎來一段漫長的談判,以確保能保住微薄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