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早,新加坡地震了?新加坡人嚇壞了

2022-02-26

昨天早上,就被一大波圈友、博友的圖給嚇懵了:

新加坡地震了!!!

啥?新加坡也會地震?難道是反應太遲鈍?身處獅城市中心,卻一點都沒感覺到……

一查,真的不假!地震了!!但地震的不是新加坡,而是隔壁老王——印尼……

艾瑪,真想不到,新加坡人這次沒等來燒芭,卻被地震嚇得不輕……

往年印尼燒芭一個月,霧霾飄至新新加坡

倒不是新加坡人膽小,主要是這個地球小紅點,基本沒啥天災。

其實,新加坡沒天災這個說法,也有失偏頗,下暴雨發大水的事還是有的……

其實,這已經不是新加坡人第一次被印尼的地震嚇到過。

話說去年2021年4月,印尼附近海域北蘇門答臘西海岸發生的芮氏8.6級地震,新加坡也有人感受到了震感。

很抱歉,翼學姐同樣沒有感覺到……🥴

那麼,問題來了:

新加坡為何沒有大型自然災害?

首先,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新加坡沒有地震!

下面這張圖是全球地震分布圖,途中的紅點和黃點,都是地震高發區。新加坡身處地震帶邊緣,完美避開黃點和紅點的地震帶!不僅如此,新加坡處在板塊深處,也不是地震頻發區,常年無地震。

其次,新加坡沒有颱風!

雖然新加坡屬於熱帶氣候,有著形成颱風必須的溫度和濕度,但由於新加坡足夠的地轉偏向力支撐暖氣團轉起來,所以終年難以形成颱風。

但沒有颱風,不等於不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2020年,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地區,就受「拉尼娜」影響,狂風暴雨。

新加坡發生海嘯的幾率,幾乎是零。

雖然新加坡鄰近的印尼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地處地震帶,但在已記錄的地震中,震源都在島外的海洋深處。新加坡全被馬來西亞和印尼群島包圍著, 因此被海嘯襲擊的幾率是零。

就算全球洪水災情頻發,新加坡也可以安然無恙。

為什麼?作為一個雨量充沛的熱帶島國,其最高年降雨量在近30年間呈持續上升趨勢,卻鮮有城市內澇的情況發生。

那是不是,沒有了這些大型自然災害,新加坡就躺平,心安理得享受大自然的饋贈了呢?

NO!NO!NO!

大概是地方太小的緣故,新加坡人很惜命,從城市規劃到細節設計,處處都未雨綢繆。

沒自然災害

卻有全球最牛的防災設備

沒有地震,卻家家有防空壕

這點不得不佩服新加坡人,儘管沒有地震,但新加坡人幾乎每家每戶,不管房屋大小,都有一個防空壕,一般是儲藏室。組屋區樓下笨重的防空壕設施也是以備萬一之用。

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後,新加坡公司曾為災區修建「最牛抗震房」可抗八級地震

新加坡地鐵大門處處露出的厚實設計,也是天災來臨時避難處所。

常年有暴雨卻不澇,得益於城市排水系統

新加坡地少人少,連喝的水都是進口的。所以新加坡人很重視通過高科技來解決水的問題。

不是常年暴雨麼,那就設計一套科學、分布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統,然後搞些巨大的蓄水池,再搞些新生水出來……辦法總比困難多~

另外,暴雨多卻不澇,完全是因為新加坡人設計的這套城市排水系統

新加坡通常在進行地面建築的建設之前,會事先規劃和設計好該建築的地下和地面排水系統,因此每一棟建築,包括人行道、馬路周邊都分布有一定數量的排水渠。

史丹福地下儲水池和分水渠

圖源:聯合早報

這些排水渠與城市的主要排水系統相連,形成了遍布全島的城市雨水收集、排放網絡,保證了大量雨水能夠及時、快速地排出。

不得不說,新加坡在城市規劃這點上,確實很有規劃性。翼學姐第一次到新加坡,就去看了城市規劃展覽館。

新加坡政府目標長遠,單是基礎建設投資已規劃到100年後。著重開發地下空間。

按照新加坡政府的規劃,2030年的新加坡將是這樣的:

牛氣的城市規劃專業

翼學姐經常感嘆,雖然新加坡小是小,但危機意識很足,而且對於城市的規劃和管理,確實很有一套,這當中離不開城市規劃師的功勞。

你知道嗎?亞洲第一個城市設計碩士項目,即Master of Arts in Urban Design (MAUD),就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在1998年創辦的。

MAUD項目的四個重點領域是:

1) 高密度城市的建成環境和社會環境;

2) 新技術方法和數據增強設計;

3) 城市設計中的社會參與和社區發展;

4) 系統性思維和跨領域協作。

MAUD項目基於兩門城市設計課(studio),以及一系列理論、方法論和技術課程,實現跨學科教育。

MAUD與新加坡規劃、建設、住房相關的公共部門(如市區重建局URA等)和知名設計、諮詢機構(如DP Architects等)建立了多樣的合作關係。這些企業為MAUD學生提供優先實習機會。

課程設置:

城市設計碩士有全日制(一年)

非全日制(兩年,僅針對新加坡居民)

核心課程:

城市設計理論 (4學分)

城市設計1(8學分)

城市設計2(8學分)

城市設計分析架構 (4學分)

城市設計技術方法 (4學分)

城市經濟學(4學分)

當代城市設計評論(4學分)

*城市設計2課程通常包括一次實地考察,學生將由導師帶領,到某一城市進行為期7到10天的考察,學習在當地環境下的城市設計實踐。學生將能夠與學者、行業從業者和政府官員互動,獲得對實踐的洞察,並探索城市,觀察和體驗城市空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申請要求:

因名額有限,本碩士項目基於擇優錄取原則。申請者須滿足以下條件:

建成環境學科(建築學、城鄉或空間規劃、風景園林、環境設計)或其他相關學科(如房地產、交通規劃、建築環境、項目管理、人文地理學)學士學位;

有城市設計相關實踐經驗者優先;

申請者需提交個人在建成環境設計和場所營造方面的設計作品集。對於集體作品,須明確闡述申請者在作品中的貢獻。對於在實踐機構中完成的作品,須提供表述申請者在項目中貢獻的證明。

作品集

托福(網考)92分及以上,雅思6.5分及以上。

*注意:托福、雅思成績需在2年有效期內。過期成績將不予考慮。

可能有面試,非本地生源將通過視頻面試進行。

學費:

全日制一年學費為41000新幣(含消費稅)

*大學保留審核調整學費的權利,恕不另行通知

畢業要求:

修讀並通過所有44學分課程。(具體課程要求請參考課程結構)

累積平均分(CAP) 達到⾄少3.0 分( 總分5.0分)。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