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著數月之後,俄羅斯2月24日進攻烏克蘭,兩國正式開戰。
戰火雖遠在數千公里之外,但是戰爭爆發,對全球能源、供應鏈、經濟形勢帶來深遠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牽動新加坡人的生活和生計。
位於烏克蘭東部北頓涅茨河畔的楚胡伊夫市(Chuguiv)部分房屋被炸毀,消防員到場火。截至發稿時,烏克蘭軍方累計70多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平民傷亡情況不詳。(法新社)
能源價格上漲
俄羅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供應國,俄烏開戰,肯定會對能源市場價格造成波動。
首先是原油價格上漲。
冠病疫情暴發之初,原油價格曾一度跌至零元以下。隨著世界經濟復甦,2021年10月,原油價格突破每桶80美元(約108新元),達到三年內最高水平。
原油價格在2021年11月短暫回落後,一路走高,2月超過每桶90美元。俄烏開戰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目前已飆升至每桶102.01美元,為2014年以來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
歐洲有約四分之一的石油依賴俄羅斯,再加上國際對伊朗原油制裁仍未解除,原油供應不足的問題,短期內還會加劇。美國銀行2月22日接受路透社採訪時預測,2022年第二季度原油價格可能達到每桶125美元,2023年甚至可能達到每桶150美元。
原油價格上漲,新加坡汽油和柴油價格上揚在所難免。自1月31日以來,本地柴油價格平均上漲28%,汽油價格上漲25%至27%。
本地德士司機和私召車司機日前接受《新明日報》採訪時說,每次打油的價格普遍增加超過20元。
位於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丹戎普魯克港的燃油儲罐。(彭博社)
其次是天然氣短缺。
2月23日,德國政府已對俄羅斯向西歐輸送天然氣的北溪二號項目喊停。俄羅斯發動進攻之後,已有更多國家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
歐洲約有三分之一的天然氣依賴俄羅斯。2021年冬天,歐洲多地出現「能源荒」,至今仍未完全緩解。俄烏開戰後,歐洲可能再次陷入嚴重的能源供應危機。
新加坡是天然氣進口大國,進口的天然氣中,七成以上來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管道天然氣。雖然本地不從俄羅斯直接進口天然氣,但是歐洲的天然氣短缺很有可能會導致全球天然氣價格上漲。
再來就是由天然氣價格上漲導致的電費上漲。
新加坡95%的電力都是通過天然氣發電。2021年10月,由於天然氣供應量減少和全球範圍內的天然氣價格飆漲,直接導致當時電力批發價格大幅上升,從之前每兆瓦時143元,飆漲至每兆瓦時418元。
2021年第四季度,我國住家電費上調3.2%,2022第一季度也已上調5.6%,俄烏開戰之後,本地電費恐怕還會再次上調。
國際供應鏈中斷 食品短缺
受全球供應鏈阻斷影響,本地近日出現「薯條荒」。隨著俄烏戰火燃起,全球供應鏈問題很有可能還會持續。
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占全球小麥出口的29%、玉米供應的19%,以及葵花籽油出口的80%,戰爭首先會影響兩國的糧食出口。
另外,由於擔心各自國家的糧食供應問題,交易商也會傾向於把糧食留在國內。
兩者共同作用下,全球農產品價格也將水漲船高。2月24日俄烏開戰後,美國小麥和大豆期貨均漲到近10年來新高,玉米期貨也達到八個月新高。
由於新加坡的糧食和蔬菜主要依賴進口,全球農產品價格走高,本地消費者生活成本也將隨之提高。
另外,烏克蘭是我國進口雞蛋的貨源之一。我國也從馬來西亞、波蘭、泰國等多個國家進口雞蛋。
本地蛋商受訪時表示,烏克蘭兩家農場的雞蛋兩年前因含有抗生素成分而禁止在本地出售後,我國從烏克蘭進口的雞蛋總量有所下滑,烏克蘭形勢料不會對本地雞蛋供應造成太大影響。
本地超市貨架上產自烏克蘭的雞蛋。
從烏克蘭引進兩成進口蛋的開榮發蛋行老闆李祥華告訴《聯合早報》,此前開榮發從烏克蘭進口的雞蛋貨期通常為每月一次,海運時間約四周,目前有一個載有約30萬個雞蛋的貨櫃預計下周到港。
儘管俄烏開戰未必直接衝擊蛋價,但國際飼料成本上漲、部分農場減少雞的養殖數量、運輸成本提升,再加上本地三大養雞場之一的成春農場近日暴發雞瘟,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可能把已達50年新高的雞蛋價格進一步推高。
過去兩個月,新加坡通貨膨脹率高居4%,連續兩個月處於2013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2022年1月,核心通脹更是升至2.4%,達到10年來的新高。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一份研究報告稱,「糧食領域的通貨膨脹幾乎可以肯定不會是暫時的」。報告分析,由於消費者儲糧,加上能源和航運價格居高不下、天氣惡劣和美元走強等因素,2022年全球食品價格很可能仍保持在接近10年紀錄高位的水平。
食品供應鏈問題導致美國舊金山市雞肉和雞翅短缺,雞翅零售價上漲0.3美元。(法新社) 股市下跌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後,全球股市均不同程度受挫。
莫斯科市中心一家外匯兌換商。俄羅斯中央銀行2月24日表示將進行干預,因為盧布跌至歷史低點。(法新社)
俄羅斯基準股指MOEX大跌14%,歐洲斯托克600指數下跌0.8%,美國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均下跌超2%。亞洲股市也受到影響,香港恒生指數下跌約3%,新加坡海峽指數下跌超過3%。
CMC市場分析師王綏勤受訪時告訴《聯合早報》說,由於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部分地區,人們擔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市場因此出現全面拋售的情形。
目前,滯脹的風險已經增加,因為俄烏危機引起的行動,如美國及其盟國對俄羅斯採取更多的制裁或軍事行動等形式的報復,可能會抑制全球經濟情緒,全球商品價格上漲,進而使通貨膨脹率在中短期內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王綏勤說:「因此,如果俄烏危機持續下去,再加上美國聯邦儲備局的鷹派貨幣政策,新加坡等依賴外部需求的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將面臨下半年放緩的風險。海峽時報指數周四暴跌了3.45%,收於3276點,這是自2020年3月24日(大流行)以來近兩年來最糟糕的單日損失。目前,海指的關鍵支撐位在3170,這也是200天移動平均線。」
加上2022年1月以來10%的跌幅,標普500指數目前已下跌超12%。銀河-聯昌證券市場策略師黃春興24日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指出,標普500指數目前正處於調整階段。
他說:「調整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發展。從昨晚(23日)局勢升溫來看,接下來市場面對的風險可能提高。」
IG市場策略師葉俊榮也贊同標普500指數又再次回落到調整區。「市場目前已經圍繞聯儲局的緊縮而團團轉。現在又有新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給原本的經濟中斷和全球通脹壓力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
股市下來走勢如何?黃春興說:「這一切都取決於4300點水平的關鍵支撐是否成立。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緊張情況進一步升級,則可能會突破4300點支撐位,這很可能就導致更深層次的拋售。」
黃春興說,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果標準與普爾500指數真的跌破4300點水平,它將有可能跌至4100點,並在這個水平找到支撐。總而言之,目前的價格走勢看起來仍然相當疲軟,短期內調整階段惡化的可能性很大。
主要資料源於《聯合早報》: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20224-1246146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