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6日),新加坡新增1万6857起2019冠状病毒确诊病例,连续三天低于2万起,不过依旧持续维持在五位数,累计69万6652起。
其中,1万6714起新增本土病例包括2381起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呈阳病例和1万4333起抗原快速检测呈阳病例。
输入型病例则有143起,PCR呈阳病例和ART呈阳病例分别有66起和77起。
新增病例当中有1万4410起是通过ART检测发现的低风险病例,占总数的超过85.5%。
每周感染增长率是1.21。
目前,医护人员疲于应对,新加坡人力部长陈诗龙提醒雇主,应按照指引,不要向轻症或无症状的确诊员工索取病假单。
(图:来源自网络)
死亡人数持续三天维持在两位数
新增死亡病例连续第三天维持在双位数,又多13名2019冠状病毒患者病逝,死亡病例累计999人。
整体住院人数1553人;普通病房有212人需要氧气供给;加护病房共有50人。
在过去28天的34万7535起确诊病例当中,99.7%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0.2%需要氧气供给,0.04%住进加护病房,0.04%病逝。
截至25日,已有91%人口完成疫苗接种,67%已接种追加剂。
(图:来源自网络)
病情不严重勿拨995(救救我)
近期,由于新加坡确诊病例激增,有更多病情不严重的冠病病患拨打民防部队的995紧急医药服务电话,情人节当天还一度飙升至约1000通来电,比疫情前的平均每日550通激增八成。
对此,民防部队和卫生部促请民众,只有在出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才拨电求助。
数据显示,民防在上个月平均每日接获635通紧急医药服务电话(EMS),本月首两周则增加到平均每日830通,14日更一度激增到约1000通。相比疫情暴发前的每日平均550通,越来越多人拨打求助电话,让本已承压的医疗系统更不堪重担。
在1月和2月首两周,分别有约1700通和2500通电话是来自冠病患者。然而,当中有约45%患者送院后只需接受日间治疗,无需住院。
(图:来源自网络)
995紧急医药服务电话旨在为有生命危险和紧急情况的民众提供送院服务,如突然胸痛、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等状况,一般情况下不应随意拨打。若995来电持续攀升,救护车很可能延迟调度,帮助真正有紧急需求的公众。
此外,在2月首两周,公共医院紧急部门的求诊病患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每日平均约3100人,同比1月增加15%,造成排队和等待时间变长。其中,多达八成病患只需接受日间治疗,不必住院。
卫生部和民防已简化了冠病确诊者的分诊和运送流程。病情稳定且没有急症状况的患者,若被评估需要进一步医疗观察,将被直接送往冠病治疗设施(CTF)。这项安排本月26日起开始在淡滨尼的职总保健合作社疗养院实行。
居家康复者、等待送往护理或隔离设施的患者,以及只有轻微症状者,可通过远程医疗服务供应商和居家康复伙伴等渠道求助。
(图:来源自网络)
新增病例过去两周激增,更多居民选择呆在家中减少外出
随着新增病例过去两周激增,数据显示更多居民选择呆在家中并减少外出。
本周末,购物的人潮明显减少,熟食中心摊贩也指出生意下滑至少三成,当中不少人选择外带食物。
随着新增病例从1月底飙升,谷歌整理手机用户的定位数据显示,居民呆在家的时间相应增加。到访零售和休闲场所的人次去年底达到疫情暴发以来的最高水平,不过在病例激增后显著下滑。
(图:来源自网络)
部分综合诊疗所两周末开门营业
受疫情影响,新加坡一些公共卫生预防诊所(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s,简称PHPC)、六间综合诊疗所以及170间家庭医生诊所将延长营业时间。
卫生部在Facebook贴文说,为了减轻私人诊所的病患负荷量,将从即日起,至3月10日,延长一些公共卫生预防诊所和综合诊疗所的营业时间。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