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姐妹花投身殯葬業,為亡者擺渡最後一程,22歲妹妹成為本地最年輕的靈車女司機。
「死亡是人生必經的一條路,我們盡所能幫助家屬度過最難過的時候,給他們一個安慰,為往生者完成最後的告別。」
24歲的許詩儀和22歲的許詩宣是李潮興壽板店年齡最小的員工,也是少有的女性殯葬業從業人員,年紀輕輕的她們投身殯葬業已近兩年。
很多人或許不理解為什麼她們會選擇進入這一行,但對她們來說,護送每一位逝者來到人生終點是很有意義的事,不過伴隨而至也是各種挑戰,例如學會如何面對死亡,如何體面的告別。
姐妹花許詩儀(左)和許詩宣是李潮興壽板店年齡最小的員工。
姐妹兩人不僅負責遺體接運、為逝者換衣、抬棺木、布置靈堂等,姐姐還擔任靈堂司儀,妹妹更是成為靈車女司機。
第一次開靈車,許詩宣坦言很有壓力,擔心路線不熟走錯路,又害怕掌握不好車速,後面親屬搭乘的巴士跟不上,不過一回生二回熟,她很快就上手了。
許詩儀則說,做司儀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讀追思文時,把情感表達出來,而面對沉浸在悲痛中的家屬,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落淚。
「有時候面對生離死別,難免會想到自己去世的親人,會想流淚,但又要表現專業,強忍著眼淚,這絕對是一個挑戰。」
許詩儀和許詩宣負責遺體接運、為逝者換衣、抬棺木、布置靈堂等。(受訪者提供)
談到對生命的感悟,許詩儀說,活在當下,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許詩宣則說敬畏生命,不畏死亡。
姐妹倆都對這個行業抱有熱忱,沒想過放棄,也希望繼續努力讓逝者欣慰,生者安慰。
父親從事靈堂餐飲服務,姐妹花10多歲便開始到靈堂幫忙,也因受父輩的影響,兩姐妹對殯葬業並不陌生或排斥,反倒磨鍊出一定的膽量和勇氣。
許詩宣告訴記者,父親提供靈堂餐飲服務,而她和姐姐自中學時便會到靈堂給父親打下手,從小接觸靈堂因此並不害怕。反而,因頻繁接觸,兩人更看開生死,敢於面對死亡。
許詩儀則透露,穿著帶有壽板店字眼的制服,有時會遭到他人的指指點點,但對於他人異樣的眼光,姐妹倆都不去理會,選擇一笑而過。
「我認為女孩子也可以,也是強者,而且女孩子更有優勢,可以更好的去安慰家屬,希望大家能打破舊觀念。」
李潮興壽板店老闆李魁達(52歲)受訪指出,如今更多年輕人甚至女性加入殯葬業,這是新趨勢,他鼓勵年輕人加入,也願意培養下一代,讓他們有機會更了解這一行業。
令姐妹倆最難忘的是發生於今年小年夜的家庭悲劇,42歲的女死者在淡濱尼21街第206座組屋樓下,遭分居丈夫(45歲)持刀攻擊,隨後丈夫逃回榜鵝住家,墜樓身亡。
許詩儀說,當時她們在婆婆家拜年,接到電話被告知要立刻去領男死者的遺體,兩人於是馬上就過去。
男死者家人哭得撕心裂肺的場景仍歷歷在目,許詩儀表示,當她看到遺體時,不禁感到唏噓。
「過年畢竟是團聚的好日子,卻發生了這樣的悲劇。當時心情很沉重,但還是需要控制情緒,完成好工作。」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