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洪流中,新加坡有一段理髮師和舞女並肩援中抗日的故事

2022-02-28

21世紀初,10塊錢的快剪店從日本引入新加坡,一些男士對此顛覆傳統的新時尚躍躍欲試。如今EC House、QB House和Kcuts男女理髮室不下百家。 傳統男士理髮「全餐」費時一個多鐘頭,包括理髮、洗頭、挖耳孔、修鼻毛、刮鬍子、敷臉和肩膀按摩;印度人理髮店不碰耳朵、鼻子,以獨門絕活「松頸肩古法」取勝。當代快剪店只需10分鐘,講究清潔衛生,除了剪髮其他一概不受理,疫情下迫使傳統男士理髮業走向末路。

紅燈碼頭對面阿卡夫樓(The Arcade)南都理髮室受點名為「軍指定」理髮店。前排左三為廖清醒。(廖元虎提供照片)

福州理髮師的剃頭刀

新加坡獨立前,華人理髮業主要由海南人、廣東人、興化人和福州人包辦。當時曾經流行過「福州男人三把刀」的說法:火頭將軍的廚刀、裁縫師的剪刀、理髮師的剃頭刀。

通過80多歲的廖元虎(退休建築師)追述父親廖清醒的經歷、錄音和舊報章,可從男士理髮業的視窗重溫時代的印跡。

廖清醒生長於中國的軍閥年代, 19歲從福州乘船到廈門,轉搭輪船來到「多數是牛車、馬車和人力車」的新加坡。

不是每個拿著剃頭刀的福州師傅都是帶藝下南洋的,修剪男人頭的要求不高,手穩是重要關鍵。廖清醒跟許多昔日的理髮師一樣,自學一個星期便連闖三關出師:第一關將汽水瓶當人頭,練到剪刀不會剪到梳子,梳子不會碰到玻璃瓶;第二關將剪刀伸入玻璃瓶內,沿著瓶口邊緣練習修剪的動作;第三關掌握剃頭刀的技藝,為自己剃腳毛當實習,以皮膚不起紅斑或流血為準。

二戰前後的變化

1939年3月12日「星華理髮公會開幕典禮攝影紀念」。箭頭處的標語為 「不妥協,不投降,努力收回一切淪陷的中華土地,實現民族解放」。

20世紀初,廣東人和福建人已成立自己的理髮公會。由於理髮店老闆也是打工仔,因此理髮公會是個老闆與工人的聯合組織。

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成立約半年後,海南人創建開放給各籍貫人士的星華理髮公會。南天酒樓外拍攝的紀念照,可看到「不妥協,不投降,努力收回一切淪陷的中華土地,實現民族解放」的標語,可見理髮師跟當時的新加坡華人一樣義憤填胸,沒齒難忘國讎家恨。

新加坡易名昭南市後,軍政府命令理髮公會發動復工。軍政府挑選規模與衛生條件較好的為「軍指定」理髮店,廖清醒設於紅燈碼頭對面阿卡夫樓(The Arcade)的南都理髮室受到「欽點」。軍指定理髮店有許多日本兵光顧,這些軍人被調派到其他戰區後變得門可羅雀,本地人始終不越雷池半步。

二戰結束,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回到新加坡,其中不乏理髮出身的游擊隊員。他們在公會舉足輕重,通過兩項重要改革來改善理髮師的待遇:首先是調整營業時間,從早上7時至下午5時,縮短4個小時;此外每個星期休息一天,比之前只有農曆新年休假好多了。薪酬方面以收入對分來取代月薪制,考慮到老闆必須包房租、水電和理髮工具,老闆與員工以三七對分,設備差的理髮店二八對分,老闆提供伙食則五五分帳。

1948年新馬實行緊急法令,工友與僱主的聯合公會被令解散。廖清醒參加的福建理髮公會改為純僱主的新加坡理髮業公會,他擔任領導的時候經常「不務正業」,開會,為業者訂立行規,解決勞資糾紛等的時間多過拿起剃頭刀。

競爭手法出奇制勝

激烈競爭下,一些業主通過少女理髮師來吸引顧客,廖元虎的姐姐十五六歲的時候,手上的利剪已揮灑自如,成為好些熟客的指定理髮師。根據1949年《海峽時報》報道,新加坡約2000名理髮師中,年輕女性占三分一。話說回來,二戰改變許多舊觀念,女性開始邁入職場,美發、化妝、裁縫、警隊、學校、辦公樓、樹膠廠等都吸引不少新時代女性。

上世紀50年代勞資對抗時期,理髮師跟老闆的協議談不攏時,最常採用怠工策略,八方工友鼎力支援,輪流擠在店裡抽菸聊天。老闆做不成生意,只好回到談判桌。

有些會員違反行規,自行減價來吸引顧客,公會屢勸不聽後聘請私會黨代勞,馬上立竿見影。

理髮師與舞女聯手籌賑

左起:梁賽珍、梁賽珠、梁賽珊三姐妹

籌賑抗日的年代,廖清醒跟惹蘭勿剎一帶的理髮師組織中國民族復興青年團,發動年輕人賣花,晚間各自行動,懲戒賣日貨的「漢奸」。

他也是總部設在福士路(Foch Road)店屋的第二特別區籌賑分會的要員之一,跟舞女協會合作籌款。由於該區有新世界舞女和帶著明星光環的梁賽珍、梁賽珠兩姐妹助陣,成績特別亮眼。

梁家姐妹暱稱「上海妹」,姐姐梁賽珍跟阮玲玉同時走紅上海影壇。梁賽珠在姐姐引薦下,演出聯華公司製作的《四姊妹》踏入影藝圈。

中日戰爭爆發後,姐妹倆逃到香港,應聘來新世界舞廳當舞女,跟星洲舞女協會主席,也是新世界舞廳的台柱黃鳳儀,以及其他舞女如陳玉蘭、花玉蘭等籌賑募捐,方式包括報效舞票和拍賣首飾,在新加坡、檳城、吉隆坡等地義演粵劇和京劇等。

這群昔日在三大世界伴舞,「改變依賴之柔腸,不愧為時代婦女」受到南僑總會代主席陳延謙公開表揚。

梁賽珠、吳楚帆和盧敦在香港合演的愛國電影《戰雲情淚》,幾經波折後獲准在新加坡的華僑(小坡)和光榮戲院(快樂世界),以及邵氏院線的東方(大坡)和大西洋戲院(大世界)上映,提升為籌賑吸金的人氣。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新加坡淪陷後,籌賑會的要員成為檢證的對象,廖清醒被關在梧槽河畔的松林板廠。三天後,他利用憲兵怕傳染病的心理,撐扶著奄奄一息,被整團蒼蠅窩在發炎的傷口上的戰友僥倖逃脫。至於最後一艘運載婦幼開往澳洲的輪船「帝國之星號」,被手持槍械的逃兵強占,梁家姐妹只好四處躲藏,熬過昭南歲月。

二戰結束的曙光終於到來,梁賽珠參與星華孤兒院慈善事業,梁賽珍擔任南天酒樓龍鳳舞宮領班。大時代洪流中,並肩援中抗日的理髮師和新世界舞女都沒忘記對方。

文:李國梁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