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那天,新加坡暴增2万6,随后就有专家预测可能这波疫情峰值为3万。
结果却出乎意料。
过去两天的日增病例数字又降了下来,维持在1万8千例左右。
这种情况却没人认为2万6会是峰值。
不仅如此,有人最新预测新加坡这次奥密克戎疫情,峰值将达到日增40000例,此后疫情才能趋缓。
新加坡峰值日增4万才能好转 或需280万人感染
现在对于新加坡到底一天能确诊多少个,外界充满各种推测。 咱们先来看看官方版本。
卫生部方面,王乙康部长对日增病例的预测早前是1万5到2万。
专家的预测比较大胆,3万、4万的说法都有。
1) 预测峰值为日增3万,依据是什么?
新加坡传染病专家梁浩楠医生对这波疫情的预估峰值为3万。
据医生的推测,能让新加坡峰值一再破纪录创新高的原因出在“奥密克戎的妹妹”身上。
即BA.2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它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特别关注的。
如果新加坡遭遇奥密克戎跟它妹妹的双重夹击,那么病例只会日益攀高。
不仅如此,梁医生还认为:现在新加坡社区中可能有超过2倍以上的感染者没有被统计。
2) 预测峰值为日增4万,依据是什么?
据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研究)古阿烈副教授推测:
新加坡有可能会日增4万例之后才能达到拐点,整体走势跟丹麦/荷兰相似。
咱们来看下丹荷两国疫情。
丹麦:首次破万日期为2021年12月20日,2月9日达到峰值5万5120例,此后病例下降。
从疫情爆发到拐点,经历了1个多月时间。
荷兰:首次破万日期为2021年11月5日,2月8日达到峰值38万0388例,此后病例下降。
不知道因何原因,2月23日跟24日单日病例数据都是0,有人猜测当地停止统计。
最后一次统计病例日期22日,当天新增3万4665例。
所以相比丹麦,荷兰疫情形势更为离谱跟严峻,从爆发到峰值经历3个月时间。
相信专家说新加坡疫情形势跟丹麦荷兰类似,指的是达到一定峰值后病例自然下降。
至于何时达到峰值,目前的说法是:
“卫生部之前连续2天报告确诊2万+,实际上真实确诊人数可能要翻三四倍。
估计接下来的确诊病例仍然维持在2-3万之间。可能两到三周过后,我们才会度过这个疫情的高峰。”
那么想要度过这波疫情,新加坡可能会有多少人感染?
3)度过现在这波疫情,到底需要新加坡多少人感染?
根据梁浩南医生的说法,新加坡的疫情拐点可能要有45%-50%人口受感染后才会到来。
以总人口约560万计,一半人口有280万人。然而截止到昨天,新加坡总计确诊新冠病例共67万9795例。
那么按照专家的意思,距离峰值出现还很早。
古阿烈副教授则是认为: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高,新加坡如果要达到群体免疫,必须多达9成人感染。
总的来说,专家们的推测似乎都在验证这句话:只要在新加坡,迟早都会感染新冠。
不过,现在的重点已经不在日增多少例上。而是日增病例激增情况下,新加坡重症跟死亡人数还能保持低水平吗?
相比其他国家,新加坡死亡人数少。一直到现在,新加坡在全球仍有低死亡率的名声。
为什么呢? 关于这一点,最近中国香港有最新发现。
研究:环境温暖潮湿可降低死亡率
近期,中国香港城市大学有最新研究结果。
他们发现:温暖及潮湿的环境跟降低新冠病毒死亡率有着密切关系。
这个结论来自欧洲8个国家的数据。
具体包括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荷兰、瑞典及罗马尼亚的确诊病例数字、死亡病例数字,每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等。
发现新冠患者在感染病毒的不同阶段,受天气因素影响,死亡率也有变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