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關注在公共運輸系統發生的非禮和偷拍案,去年共逮捕65名涉及非禮和偷拍案的嫌犯。為進一步增強公共運輸的安全,公共運輸保安指揮處將計劃在主要公共運輸樞紐,採用機器人以加強巡邏。
新加坡警察部隊旗下的公共運輸保安指揮處(TransCom)利用閉路電視攝像頭和數據分析等技術來打擊罪案。 在2021年,共逮捕了65名與非禮和偷拍有關的嫌犯。
警方關注公共運輸系統的罪案,其中一起案件發生在本月10日傍晚約6點半,警方接到求助電話,指在前往巴西班讓的地鐵上,一名男子偷拍了女性受害者的裙底視頻。
參與並計劃此逮捕行動的20歲國民服役見習警長Firdaus Khan Bin Feroz Khan表示,「案發當晚,我正準備早睡,為第二天的早班做準備。睡覺前突然接到緊急通知,立馬開始計劃行動。」
通過後續調查和閉路電視的錄像,公共運輸保安指揮處和中央警署人員鎖定了該男子的身份,將警員提前部署在男子可能出現的地鐵站內,並於報案後12小時內,在翌日早上將48歲嫌犯逮捕。
指揮處的多起逮捕中,也涉及攜帶違禁物品,例如危險武器或毒品等罪案。巡警會在必要時對乘客進行抽查,防止不法之徒有機可乘。
Firdaus表示:「我們對一些人截查的時候,對方可能會惡言相向,比如地鐵站這麼多人,為什麼偏偏選我。警方會安撫對方的情緒,希望對方配合。」
機器人加入巡邏
公共運輸保安指揮處計劃將機器人用於巡邏,以增強指揮處在重要交通樞紐中的警力。
多用途全地形自主機器人MATAR 4.0於上個月在大巴窯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試驗巡邏,當局目前正在進行評估工作。一旦通過,巡邏機器人將會開始在主要的地鐵站或巴士轉換站等地執行任務。
MATAR 4.0於上個月在大巴窯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試驗巡邏(圖:公共運輸保安指揮處)
協助尋找失蹤人士與身體不適者
除了打擊犯罪行為外,公共運輸保安指揮處巡警在日常巡邏中,還會幫助有需求的乘客,例如失蹤人士、身體不適者等。
指揮處的26歲警員梁馬源曾幫助一名走失的孩童與家人重聚。這名走失的8歲孩童患有自閉症,不慎與家人走失後獨自乘搭地鐵到卡迪地鐵站。由於孩童無法說出住家地址和家屬聯繫電話,巡警立馬通過調查找到了孩子父母。
梁馬源表示,「這名孩童在等候室里畫了一幅畫送給我們,畫中是警員們和父母交談時的場景,之後孩子還在我們的額頭上親了一下,十分暖心。」
孩童畫下警員們和父母交談時的場景,並寫下警員姓名(圖:公共運輸保安指揮處)
通勤者守望計劃
公眾也可以協助警方維持公共運輸的安全。通勤者守望計劃(Riders-On-Watch)於2019年推出,如今超過4萬8000名志願者加入這項計劃,擔任警方耳目,攜手防範罪案,在公共運輸安全方面作出貢獻。
參與通勤者守望小組的志願者不僅能掌握最新的安保資訊,還可以定期參加培訓和演習,以便為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冷靜應對,合力建立一個更安全的社區。
公共運輸保安指揮處駐巴耶利峇局長的42歲警監林俊翔表示,「由於公共運輸網絡將在未來逐步擴大,我們的行動也不斷演變發展,並與合作夥伴和社區合作加強公交網絡的警力,以確保能快速應對緊急事件。」
「由於將有更多公眾回到職場上班,通勤乘客將預計上漲, 我們促請公眾保持警惕,並在遇到任何違法行為時向警方通報。」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