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加拿大人休斯(Blaikie Hughes)因感染冠病住院長達19天,當醫生終於讓她出院時,她以為已經戰勝病毒,但時至今日,她仍受到腦霧和疲勞等後遺症的影響,就連陪兩個女兒玩都感到力不從心。
休斯是公共關係和傳播專才,回到工作崗位後,她發現已經無法像過去一樣一心多用,原本只須花八個小時的工作,必須用上12個小時來完成。
她說:「我會在一句話說到一半時完全停下,或是想不出用什麼詞,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今天。」去年8月,休斯被診斷患有長期冠病,並開始聽從醫生的建議放長假休養。
相較於休斯,澳洲製片人和養蜂人尼科爾森—麥克拉爾(Mirabai Nicholson-McKellar)感染初期的症狀非常輕微,她當時為此感到慶幸,豈料之後同樣出現嚴重後遺症。
她在染疫近兩年後說:「我還是會感到極度疲勞。我的睡眠、大腦認知和記憶力都有問題。我無法思考,記不住事……感染冠病完全改變了我的生活。」由於無法工作,她負擔不起房租,只能棲身在家人的一輛房車上。
《聯合早報》報道,在全球各地,有不少人像休斯和尼科爾森—麥克拉爾一樣,因冠病後遺症而影響了工作能力。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巴赫(Kathryn Bach)估計,目前美國約有160萬人因長期冠病放棄全職工作,這占全國至少15%的職位空缺。
美國患者主導合作研究組織(Patient-Led Research Collaborative)的調查也顯示,約有三分之二的受訪長期冠病患者減少工時或完全停工。
美國是冠病累計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在感染病例也很多的英國,有近半數僱主曾有員工在過去一年患上長期冠病。
英國特許人事發展協會(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Personnel and Development,簡稱CIPD)對共有超過430萬名員工的804個機構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四分之一的受訪機構中,長期冠病已成為員工長時間缺勤的主要原因之一。另有五分之一的僱主表示,不知道是否有員工患長期冠病,意味著這個問題的實際規模可能更大。
與此同時,僅有19%的僱主為員工提供有關如何在工作時管理健康狀況的指引。CIPD僱傭關係高級政策顧問薩夫(Rachel Suff)說:「長期冠病仍是僱主須關注的一個日益嚴重問題,他們應採取適當措施來支持患有這種疾病的員工。」
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副教授蘭伯特(Natalie Lambert)指出,長期冠病患者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你看起來不像生病」。
由於他們的症狀可能是「隱形」的,患者在向僱主、保險公司、甚至是醫生等證明自己尚未康復時經常面對困難。這導致他們得不到所需的病假和其他支持,例如遠程辦公和靈活的工時。為了保住飯碗,一些患者只能隱瞞病情,勉強繼續上班。
英冠病跨黨派議會小組建議 長期冠病應列為職業病
英國冠病跨黨派議會小組上個月發布報告,敦促政府將長期冠病列為職業病,並為僱主提供正式指引。據該小組估計,在冠病疫情暴發的首18個月,英國國民保健制度(NHS)職員因長期冠病而累計請了超過182萬天病假,但政府對這種疾病及其對關鍵公共服務的巨大衝擊幾乎視而不見。
除了生產力上的損失,忽視冠病和後遺症的影響還可能為僱主帶來法律麻煩。荷蘭媒體上周報道,當地至少有五人因在職場感染冠病後出現後遺症,而起訴僱主索償。其中一人是急救護士,她指僱主沒有盡到保護員工安全的責任,導致自己在送患者到醫院時受感染,她因冠病後遺症無法工作,最終還被辭退。
不過,荷蘭僱主協會AWVN認為,冠病疫情席捲全世界,不能把員工染疫歸咎於僱主。荷蘭最大工會組織FNV則指出,儘管這類官司往往要打很久,但讓僱主了解到他們應盡的責任是很重要的。
專家預計,這類法律糾紛會越來越多,但在科學家對長期冠病了解仍然非常有限、患者症狀各不相同的情況下,要證明原告是因公染疫並導致長期健康問題是一大挑戰。
全球科學家致力研究長期冠病
據世界衛生組織去年10月發布的首個官方臨床定義,長期冠病影響曾經確診或可能感染過冠病的人,通常在染疫後三個月出現,這種情況會持續至少兩個月,且無法用其他診斷來解釋。目前,全球各地科學家正致力於研究這種新疾病,其定義也可能隨之改變。
一些研究顯示,冠病感染者中有10%至30%會出現後遺症。已知的冠病後遺症約有200個,常見的包括疲勞、呼吸急促、嗅覺和味覺失靈、認知功能障礙等。其他症狀包括持續咳嗽、關節疼痛、肌肉疼痛、頭痛,以及心臟、肺、腎臟和腸道損害等。患者也可能面對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健康問題。
長期冠病影響身體各部位,而且症狀因人而異,暫無「一刀切」的治療方案或萬能藥。去年11月發布的一項法國研究更認為,所謂的長期冠病可能更多出於心理作用。
不過,有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冠病確實會給人體帶來可見的影響。英國一項針對36名患者的試點研究就發現,冠病病毒可能會對肺部造成無法通過常規檢測發現的微小損傷。這有助於解釋一些人為什麼在感染冠病後數月仍會呼吸困難。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美國一項研究也發現,長期冠病患者的心臟和肺部雖然看似正常,但他們運動時,肌肉從血液中提取的氧氣量顯著下降。協助進行該研究的運動生理學家斯特羅姆(David M.Systrom)說:「這種程度的缺氧是裝不出來的。」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最近對15項國內與國際研究的分析報告顯示,接種疫苗可顯著降低出現後遺症的機率,並能改善在接種前受感染者的長期冠病症狀。
據報告中提到的一項研究,相較於沒有或未完成接種的人、接種了兩劑輝瑞、阿斯利康或莫德納疫苗或是一劑強生疫苗的人,出現持續超過28天長期冠病症狀的風險降低了一半。研究人員指出,這凸顯了接種疫苗的重要。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