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近2.2萬人接種記錄「過期」 !奧密克戎更易致兒童重症

2022-03-01

2萬1800人的冠病疫苗接種記錄在2月14日那天「過期」,約一半是新加坡人,而當中多數是60歲以上的年長者,他們覺得自己很少出門所以不必打追加劑。

衛生部長王乙康昨天(2月28日)在國會答覆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祖安清心的口頭詢問時說,這2萬1800名18歲及以上的人當中,38%是外籍工作證件持有者,14%是永久居民,其餘是新加坡人。

王乙康說:「衛生部無法確定他們沒有打追加劑的原因,但有跡象顯示他們很多身在國外。」

政府早前宣布,從2月14日起,18歲及以上完成冠病疫苗接種者若270天內沒打追加劑,「已完成接種」的狀態將失效,轉為未完成接種。

公眾前往淡濱尼東民眾俱樂部的疫苗接種中心接種冠病疫苗。(檔案照)

王乙康指出,冠病疫苗接種狀態失效的新加坡人當中,大多數是60歲以上的年長者。「不打追加劑的一個常見原因是,他們很少出門,認為已經接種的疫苗足以保護他們,並傾向於延遲打追加劑。」

王乙康說,衛生部將繼續鼓勵人們注射追加劑,除了通過簡訊提醒,也會派出流動接種團隊嚮往社區。

奧密克戎疫情重症兒童

比德爾塔明顯增加

由奧密克戎變種毒株引起的這波冠病疫情,自去年12月暴發以來,截至上周三,新加坡已有約2萬7000名五歲至11歲兒童確診。

根據衛生部提供的數據,11歲及以下兒童,目前有57人住院治療,113人在冠病治療設施或護理設施康復。受訪兒科專家指出,這些住院兒童多數未接種疫苗或不能接種,重症兒童也比德爾塔疫情期間明顯增加。

因冠病住院兒童增加兩倍

竹腳婦幼醫院兒科內科部門傳染病專科顧問醫生甘凱倩透露,相較去年12月,因冠病住院的兒童增加了至少兩倍,當中過半是不能接種疫苗的五歲以下幼童。

須住院的兒童一般有持續發燒症狀,可能因發燒出現驚厥,或因感染擴散到肺部需要輸氧。也有兒童染疫後,食欲不振,家長擔心孩子脫水而送院打點滴。

甘凱倩說,病情不嚴重的兒童平均住院兩到三天,除非他們不適合在家隔離。若持續發燒超過五天,或因呼吸困難需要輸氧,則可能須住上一周。

國大醫院邱德拔—國大兒童醫療中心小兒傳染病科副顧問醫生廖敏夷說,一些確診兒童在康複數周后,也出現冠病長期後遺症(long COVID)症狀,包括頭痛、胸口疼痛和肌肉酸痛。

據廖敏夷觀察,比起德爾塔毒株,感染奧密克戎的兒童更常出現驚厥(fits)和哮吼(croup,即病毒感染導致氣管發炎和聲音沙啞)症狀,病情嚴重者甚至可能患上肺炎或腦部發炎等併發症。

(檔案照)

肥胖症及哮喘兒童風險較高

甘凱倩說,感染冠病重症的兒童非常少,但患有肥胖症及無法控制哮喘等慢性疾病的兒童,重症風險較高。患有腎病、腦性麻痹或免疫缺陷的兒童,也無法很好地對抗冠病。

「接種疫苗能降低兒童感染有症狀冠病以及因冠病住院的風險,也能保護家中的年長者和年幼弟妹。竹腳婦幼醫院有好些年幼病患,是被同住的家屬傳染而入院治療。」

甘凱倩理解,即使孩子症狀輕微,許多焦慮的家長仍到醫院急診部求醫,為的是讓醫生評估,並建議下一步應該怎麼做,但這會導致候診時間更長。

她籲請家長在緊急時才帶孩子到急診部,例如呼吸急促、血氧飽和度低於95%、疲憊或過度嗜睡、食量比平時少了一半、持續發燒超過五天、因發燒出現驚厥等症狀。

廖敏夷補充,到國大醫院急診部求醫的兒童病患中,每10人只有一兩人須住院治療,其餘的一般情況良好,可在家康復。她建議家長帶輕症兒童到社區里的全科診所和兒科檢測中心,或嘗試遠程看診服務。

文:李庚洧、王康威、劉智澎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朝野競選攻防戰激烈 新帳舊帳一起算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
  • 【GE2025】國人需要平民代表 紅點同心黨候選人林怡慧談從政決定
  • 【GE2025】五個政黨代表將進行華語論政 新傳媒今晚9點直播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 勿洛體育場入口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