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施打冠病追加劑的人數增幅近來有放緩趨勢,甚至有打了2劑的公眾意圖「自願感染」,以避免完成接種狀態失效,但專家指出,此做法風險更大,任何病毒無論多輕微都應避免。
從2月14日起,18歲及以上完成冠病疫苗接種者若270天內沒打追加劑,「已接種」狀態將失效,無法進入多個公共場所。早前預計,這項條例實施前後去打追加劑的人數會增加,但從過去兩周的人口比例的上升幅度來看,打追加劑的人數增幅顯然放緩。
不少已接種兩劑疫苗的公眾似乎仍持觀望態度,有的想等到接近270天期限後才打,還有一批是對mRNA疫苗有疑慮的民眾;《新明日報》記者也多次在後者組成的聊天群組,看到有人表達想要刻意染病不要打追加劑。
2月15日後,打追加劑人口比例增幅緩慢,截至周日數據僅從64%微升至67%,日均增幅為0.27%。(檔案照)
「目前衛生部並未強制完成基本疫苗接種的冠病康復者打追加劑。好些人就說,看到周圍接種者染疫後也只是感冒,因此『寧可感冒也不要又打疫苗』。」
然而,受訪專家奉勸公眾不應有這種想法。
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淡馬亞教授說,即使是輕微病毒,都不能抱著無所謂的心態,畢竟數據顯示有千分之三的機會出現重症;如果單純只是不想打追加劑而這麼做,是不明智的做法。
傳染病專家梁浩楠醫生說,抱持這類想法的不外乎是對疫苗存有安全疑慮,但事實上如果打了前兩劑沒什麼事,那第三劑也會是相同結果,根本不需要有這樣的疑慮。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