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看了原本不當一回事,因為腦子進水的人網上多的是。毫無邏輯,是非不辨的胡說八道根本不值得一提。
但過後想想,這篇文章也許正好說明,眼前烏克蘭正在擴大的戰火,每天無辜百姓的死傷不斷加重,新加坡人卻因為政治立場或是政治解讀的不同而可能出現分化的跡象,是個值得關注的課題。
維文提醒國人「除非新加坡全體上下作為一個國家,挺身捍衛小國的獨立和主權基礎原則,否則新加坡存在和繁榮的權利也可能遭遇類似問題。」
「……通過制裁對公然侵略行為採取立場的國際社群也會承受一些痛苦和代價。新加坡人必須明白,捍衛國家利益可能要付出一些代價,我們要作好準備應對後果,承受痛苦,相互幫助,一起站起來。」
烏克蘭戰爭牽涉到歐洲的地緣政治遊戲,不是新加坡玩得起,也不是一般人容易解讀。專家的深入分析和中肯評論可長知識,但對新加坡的利害關係才是我們應該拿捏的尺寸。
新加坡也計劃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包括禁止一些跟俄羅斯相關的俄羅斯銀行和金融交易。我國也將直接對用於傷害烏克蘭人民的物資實施出口管制,具體措施還在擬定中。
新、俄雙邊經貿關係不深,制裁的實際效果可能微乎其微,但新加坡響應西方的對俄制裁,是一種面向國際的表態。新加坡的制裁俄羅斯措施是否也會在東協成員國當中引髮帶頭效應,我們且拭目以待。
儘管如此,一些間接影響可能會慢慢突顯,因為俄羅斯受到國際的制裁,可能引發原油和天然氣的上升,而烏克蘭的小麥及一些金屬供應可能出現短缺,本地企業遲早會受到衝擊。
我國原本樂觀展望今年經濟增長3%到5%,隨著烏克蘭戰火的燃燒,我國的經濟前景增添了不可以預測的變數。
烏克蘭的戰火,似乎離我們很遠,又是那麼近。如果它引發更大範圍的戰爭,更多國家被拉下水,那麼我們也將難以偏安一隅,獨善其身。
任何小國捲入戰爭都是滅頂之災,如果這個小島國成了戰場,新加坡人無處可逃,烏克蘭的18歲以下和60歲以上的平民還可以逃到波蘭邊境避難。但避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
烏克蘭戰爭再拖延下去,難民問題將讓東歐國家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