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准證 Tech.Pass 簡介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於2020 年11 月12 日公布了「科技證」(Tech.Pass) 計劃,一項旨在吸引有快速發展的科技公司經驗的創始人、領導人和技術專家,為新加坡的科技生態系統作出貢獻。
新加坡科技准證申請者將享有一個很大的靈活性,能夠靈活地參與各種活動,例如創辦企業、投資本地企業、成為新加坡公司的雇員和在當地大學講學等等。
圖片來源:新加坡經濟發展局
新加坡更針對科技人才推出科技准證(Tech.Pass),為來到新加坡的科技領域創始人、領導者及技術專家提供政策便利,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在這裡分享科技領域創新,揮灑前沿創想。
在過去一年,共有180名海外科技企業家和專才獲得政府新推出的科技准證。不過疫情造成的邊境管控措施,拖慢了他們移居本地的進程。
科技准證持有者約翰斯頓表示:「和就業准證相比,科技准證有額外的自由,對我來說最主要的是能夠在多家公司創造並擔任不同的職務。」
同樣持有這個准證的金融科技企業共同創辦人江某說,公司目前聘請16名本地人從事工程、產品管理等職務。他希望計劃能進一步擴大,招攬科技之外領域的專才。
經濟發展局表示會觀察這項計劃的成效,之後再做出調整。這項計劃共有500個名額,當局表示目前沒設下填滿名額的期限。
哪些人可申請科技准證
申請人不用必須受僱於新加坡的某個企業,申請人可以是新加坡某企業的雇員,也可以直接在新加坡自主創業、做投資人、擔任董事等。申請人只要滿足以下三項條件中的兩項就可以申請科技准證。目前的專業人士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 個人化就業准證(Personalized Employment Pass)等准證的持有人,若符合以下條件的二項也可申請變更現有的准證為科技准證:
1、過去一年的固定月薪至少為2萬新幣或等額外幣;
2、曾在市值至少5億美元或至少擁有3000萬美元資金的科技公司中擔任領導職位至少5年以上;或
3、曾在擁有至少每月10萬活躍用戶或至少1億美元收入的科技產品的研發中擔任主導工作至少累積超過五年以上。
申請科技准證要多久
科技准證從2021年1月份開始開放申請,共有500個申請名額,經濟發展局以先到先得的方式,科技准證的有效期為兩年,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續簽,續簽的科技准證的有效期也是兩年。第一次遞交申請科技准證的處理時間約為8周左右的時間,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將綜合所有材料以及申請人對新加坡科技態系統發展的益處進行評定。如果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認為需要有關申請人提供更多資信的話,則處理時間將更長。一旦獲得批准,申請人將會收到電子版的In Principal Approval (IPA)原則批准信。
獲得IPA後需要做些什麼?
1、申請人應當在IPA的6個月的有效期內前往新加坡辦理科技准證,每個科技准證的辦理費用為S$225/-新幣。原則批准IPA不可以延期,過期作廢。
2、申請人必須在新加坡開始工作或運行商業活動,而且申請人必須本人親自在新加坡辦理科技准證。
續簽的條件又是什麼呢?
1、科技准證到期時想要續簽科技准證的,必須滿足以下兩項中的一項: 根據新加坡國家稅務局(Inland Revenue Authority of Singapore)最新的稅務通知書,至少有S$240,000/-新幣年收入,該收入可以是工資收入或商業運營收入或兩者合計;
或者證明年度業務總支出至少為S$100,000/-新幣並且僱傭至少一名新加坡當地的專業人士/經理/高管或3名全職員工。並且,至少滿足以下十項中的兩項,而且至少有一項必須在第一至五項中:
1)在新加坡成立一家公司,提供科技或科技支持下的產品或服務;
2)在一家新加坡科技公司中擔任領導職位(例如,執行長、首席技術官、亞太地區總經理等);
3)在兩家或多家新加坡科技公司中擔任領導職位;
4)受僱於一家新加坡公司擔任技術職位,領導公司團隊(例如高級工程師或高級研究員或領導特定科技領域的團隊);
5)受僱於兩家或多家新加坡公司擔任技術職位,領導公司團隊;
6)在一家新加坡公司的董事會中任職(該公司不一定非要是科技公司);
7)擔任一家新加坡初創公司的顧問/導師;
8)在新加坡高等學府擔任教授/講師/兼職教授/兼職講師;
9)在上述第7點或第8點未能涵蓋的情況下,提供某些形式的培訓(例如研討會、公司培訓班等);
10)投資一家或多家新加坡科技公司。
如今,新加坡已經成為了中國科技企業出海首選。
新加坡自身當然有諸多優勢,也是因為新中深厚的科技合作背景,已經以及新加坡所處的中立立場。這些都是新中深化科技合作的契機。
曾經的新加坡利用先進經驗幫助過中國,如今中國科技行業高速發展,也將紅利反哺給了新加坡。
作為東南亞第一、亞洲第二的科技中心,新加坡以其優越的地理及數碼連通性、完善的營商環境以及強勁的人才市場,吸引眾多科技企業選擇新加坡進一步發展。
據統計,46%各行各業的公司已經選擇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這一趨勢在科技領域表現得更為明顯,59%的科技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了區域總部。至於未來的投資者——新加坡4000多家科技初創公司中,約有15%是跨國新興公司,11家東南亞獨角獸公司中,有一半以上的公司總部在新加坡,或已將業務拓展到新加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移民算是一個比較重大的決定,它很有可能就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走向,於是許多想要移民的夥伴都在反反覆復的猶豫要不要移民。這時候我們就要想想,我們為什麼要去移民?移民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近年來大受歡迎的新加坡,符合這些要求。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