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QS建筑专业排名
设计与环境研究生专业设置
而既然设计与工程位于同一学院,也就预示了新加坡国立的设计专业的科技力相当高,比如学院着力研究的关键领域中,就有元宇宙构建的核心之一“数字孪生”,鼓励建筑专业与工程、气象学、城市环境化学等多领域的跨专业合作。
图源:官网
先看一下工业设计,新加坡国立对工业设计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成为任何行业的创新者。
而学院的期望,也被一届届优秀的毕业生内化为了自己的目标,在他们的成就中得到了证明。
图源:官网
健康和人文关怀是这里许多学生关注的主题,例如21届学生Jonjoe Fong就把目光放在了老年群体身上,在社交软件的开发都把目标集中在年轻一代的当下,他则关注到了老年人也需要保持社交。
学生Jonjoe Fong作品
于是他把作品Lehdio的外观设计成怀旧的收音机,让它成为一个基于无线电的社交平台,当手机接入时用户就可以与收听同一频道的人互动,可以帮助老年朋友保持联系。
除了人文关怀,学生们的作品中也有不少让我们感到无比熟悉的部分,比如孝文化,比如以米饭为主的饮食等。因为新加坡的华人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就使得名校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点与我国有着很强的相关性,而这也意味着我们学到的东西在两国都是有着共通适用性的。
以新加坡国立引以为傲的建筑专业为例,因为新加坡地处热带,很多建筑设计都“因地制宜”。例如设计与环境学院2019年新建成的大楼就可以看做一个“净0能耗”的实验项目,基于对新加坡热带气候的理解,综合制冷和节能方面的考虑,创新设计了混合制冷系统,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创造了更加宜人的舒适环境。
现代热带建筑 图源:官网
因为我国也有相当部分的国土位于热带,这样的设计理念对于我们就有着相当大的参考价值,而热带建筑的研究在欧洲、北美、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院校中显然比不上新加坡有先天优势。
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还与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成立了亚洲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教席,并由建筑系系主任Ho Puay Peng教授出任主席。
图源:官网
新加坡在本国的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古建筑和文化遗产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而我国也正面临着在人口密度大、城市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保护古建筑的挑战,因此新加坡院校的研究成果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同样学生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诸多与中国有关的项目,比如以深圳白石洲“城中村”为背景的城市结构性能设计:
Wang Changren作品, 指导老师Prof.Rudi Stouffs
而在科研之外,上面也说到了新加坡国立的毕业生被各大公司企业所看好,那这也离不开院校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CDE就有工程设计与创新中心(EDIC),提供了配置精良的工坊和实验室,同时开设创新与设计课程,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帮助。
图源:EDIC官网
新加坡国立与各大跨国企业有着紧密联系,在合作企业页面列出的部分名单中,腾讯、欧莱雅、拜耳、奔驰、华为等等就赫然在列。
图源:NUS官网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精英之光的确足够耀眼了,其实南洋理工也与新加坡国立不分伯仲,而且南洋理工还与阿里巴巴集团于 2018 年成立了联合研究院,可以预想能为留学生们提供不少实践就业机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