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登布西?
中学时候就常从广播电台听到:某年某月诞生的男生,要在指定日期,到加冷路旧加冷机场的中央人力局报到。等到我自己是适龄青年的时候,却已是换成“登布西路(Dempsey Road)中央人力局”报到了。之后在服役和战备时期,我也时不时要去登布西路的中央人力局报到或办手续。顾名思义,这条路当然是纪念登布西的,不过,登布西是谁呢?
昵称“幸运”的登布西将军
登布西将军(图源:互联网)
登布西,全名是玛斯·克里斯多福·登布西(Miles Christopher Dempsey),生于1896年12月15日,卒于1969年6月5日,得年73岁。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同盟军英国第二军的统帅,昵称“幸运”(Lucky),好像预言了他的官运亨通。
登布西19岁军校毕业后就被派到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继续在英国、中亚地区如伊拉克和伊朗、印度以及欧洲各地服务。1930年他回到英国本土,调职到堪伯利(Camberley)参谋学院,他在那里认识了许多日后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将领。登布西在任期满后回到军队,辗转又被派到南非,所以他累积了与不同国家的兵种合作的经验。1938年再回到英国时,他已晋升为中校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在欧洲爆发了,登布西带领英国快遣部队进驻法国协助抵抗德军。1942年蒙哥马利特选登布西统领的第13军为右翼,参与意大利西西里的争夺战。登布西成功抢滩,进军神速,在17天里从意大利南端行军北上300英哩(约480公里)与美军会师,一时传为佳话,创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里的行军记录。
诺曼底登陆收复欧洲作战示意图
1944年盟军决定大反攻,登布西带领由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组成的联合军第二军团,6月6日成功在诺曼底登陆后,挥军南下解放法国康昂城(Caen),再从东北收复比利时,最后渡过莱茵河,一路进军到丹麦边境,把德军逼退到汉堡,一直到德军投降,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英国国王佐治六世在1944年10月到战地劳军时,册封登布西为骑士(Sir)。也因为他在意大利的行军记录(一周200英哩),大家也称他为“200英哩登布西”,因为英哩的英文是“Miles”,和他的名字一样拼法。
登布西与新加坡的渊源
由于欧洲战事报捷,同盟军在1945年的7月已开始计划在9月初反攻马来半岛。登布西被委任为英军东南亚联军陆军总司令,将带领军队从瑞天咸港(现在的巴生港)和波德申港登陆,再南下反攻新加坡。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通过“玉音放送”广播波道,宣布无条件投降,真正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候命登陆的登布西在他的行军日记里记录了当天的天气是晴朗但微热。
登布西被委任为中东陆军总司令(图源:《海峡时报》)
由于战争已经结束,登布西被转委以重建新、马和爪哇的重任,监督重启工业和基础建设等的活动,也负责保障战后英国与荷兰、法国和各州马来王室谈判时的利益。他还要兼顾在马来半岛开始发生的暴乱,所以要常做“空中飞人”。如他在10月25日就飞到吉隆坡,去接听前一天在霹雳州的太平发生的击毙了4个暴乱头目和逮捕了近200人的暴动汇报。从1945年8月8日到翌年4月21日的在任期间,他每篇日志都一定记录了当天的晴雨气候,算是一大特色,也因此让我们可以知道那时每天的气候。由于他的办公室就在当时的东陵英军营房,所以后来就以他的名字为营房所处的山和前面的路命名以纪念他。
解密文件:收复马来亚的作战计划(摄于国家图书馆)
登布西记录了发生在太平的暴乱(摄于国家图书馆)
登布西每篇日志都记录了当日的天气 (摄于国家图书馆)
上下滑动阅览
登布西为人非常低调,他也不喜欢记录官僚公文等细节,所以他的战争日志都很精简,在新加坡那段时期纪录了每天的天气算是特别之举。他退休后自毁所有日志,也决定不写自传,所以官方作战资料都只存在英国军部档案里。据说他退役后有一段时期曾任H&G Simonds赛马博彩公司的主席,或许真的是看上了他的“幸运将军”的昵称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