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錢人越來越多?百萬富翁近53萬人,超級富豪4206人

2022-03-03

一項調查發現,本地的富豪人數與日俱增。(海峽時報)

作者 李國豪

猜看,新加坡究竟有多少位身家至少100萬美元(約136萬新元)的百萬富翁?

「52萬6000人。」

以570萬人口計算,約占總人口9.2%,而且數字還在穩步增加。 如果再把標準往上挪一些,凈資產達到至少3000萬美元(約4067萬新元)的「超高凈值人士」(ultra-high-net-worth individuals),或所謂的超級富豪,在本地又有多少人?

「4206人。」

同樣的,人數也是在持續增長中。

以上數據來自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的調查報告,該報告主要透過各大富豪持有的房地產來估算他們的凈資產。

繼去年的報告以後,萊坊再度作出新加坡富豪人數增速不受疫情影響的結論。

毫無疑問,疫情真的擋不住財氣!

富豪人數的增速「剎不住」

根據萊坊的《2022年財富報告》,本地2021年的超級富豪(擁有超過3000萬美元資產)人數比2020年的3874人多了8.6%,達4206人。

2021年本地百萬富豪(資產超過一百萬美元)則比前年多了6%,多達52萬6000人。

與此同時,截至去年為止,本地共有28位億萬富翁(身家超過10億美元),也比前年的25人多了三人。

報告也看好新加坡富豪的前景,認為本地富豪圈截至2026年為止,都會是一片榮景。

萊坊預計,本地超級富豪(至少3000萬美元資產)人數在2021年至2026年間,應該會增加43%,屆時本地將會有接近6000名超級富豪。

不過,這樣的增長速度相較2016年至2021年間的158%成長率,其實是「小巫見大巫」。

財富增加,人人有份?

報告指出,2020年累積的大量資本在過去12個月促成了明顯的投資榮景。

「科技的普及與投資的數位民主化,包括私人股票在內,引領人們更進一步地創造財富及使財富增長。這在接下來幾年仍會持續……」

萊坊在報告中還作出一個一般新加坡民眾未必有感的觀察(至少紅螞蟻的感受是不太深啦!):

財富增加的現象遍及新加坡社會的各個階層。

其依據為我國的官方數據,新加坡統計局數據顯示,本地家庭的中位數收入在2021年增長了1.5%,相較之下,2020年則下滑了2.4%。

官方數據顯示,本地家庭收入去年增長了1.5%。(聯合早報)

新加坡對富豪的吸引力超越香港

此外,在萊坊的全球城市財富指數中,新加坡也上升了一個名次,超越亞洲金融城市香港,來到第七名。

榜上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別為倫敦、紐約、巴黎、洛杉磯與東京,香港和北京則分別排名第八及第十位。

這顯示新加坡對富豪們的吸引力已經超越了香港,僅落後幾個歐美主要大城市,在亞洲僅次於東京,排名亞洲第二。

(來源:萊坊《2022年財富報告》,製圖:紅螞蟻)

針對新加坡為何對富豪們獨具吸引力,萊坊(新加坡)的執行董事Wendy Tang作了以下分析:

「由於政治穩定、一流的醫療設施以及許多親商的獎掖措施,新加坡持續成為投資綠洲,因此有越來越多家族家族辦公室欲以新加坡作為在亞洲投資的門戶。在資產保值及升值方面,本地也存在大量的機會。」

無論如何,萊坊全球研究部主管貝里(Liam Bailey)提醒,近年來在全球吹起的財富稅風潮或對富豪的發家致富構成一定衝擊。

「儘管根據我們的意向調查,有83%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財富會在2022年繼續增加,我們也預計全球的超級富豪會在2026年之前再增加28%,但各國政府打擊貧富差距的政策也越來越多了。」

「我們預計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財富稅項出現,這些稅務將針對資產而非收入,導致全球低稅率國家的數量減少。」

新加坡對富豪的吸引力持續不墜。(海峽時報)

財富稅近年來在新加坡引起了廣泛討論,政府並未排除透過徵收財富稅,縮小新加坡的社會鴻溝。

在2月18日揭曉的2022年財政預算案中,財政部長黃循財表示,政府暫時不會推出針對資產課稅的財富稅,但當局的確在仔細研究相關政策。

目前,新加坡也打算以變相的方式徵收所謂的財富稅,例如在個人所得稅方面針對本地頂層收入者加大徵稅力道:

應繳稅收入50萬元以上至100萬元者的邊際稅率將從目前的22%調高至23%;

應繳稅收入100萬元以上者,邊際稅率則從22%調高至24%。

同時,房地產稅從2023年起分兩個階段調整:

非自住型住屋的屋主須繳交的房地產稅從目前的10%至20%,調高到12%至36%;

自住型住屋,住屋年值(annual value)3萬元以上的部分,房地產稅從目前的4%至16%,調高到6%至32%。

這麼看來,新加坡還會不會繼續成為所謂的富豪天堂,還很難說。

但幾乎可以肯定,本地擁有50多萬個會員的百萬富翁俱樂部,應該不會和紅螞蟻沾上邊就是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