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促粤新合作:知识城将成新加坡参与湾区建设最重要支点

2021-10-26     缘分     13484

“我希望中新未来的合作将会更全面,平台更加多样化”,张永昌说,既有国家之间的项目平台,也有省、市双边商务理事会平台,还有其他政府部门、企业之间和学术界的平台。

平台搭建日益完善,也让服务于中小企业多年的新加坡人民协会青年运动理事会委员、碧山青年联系网主席邓恩屏看到更多希望,“这可以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发现新大陆,认识新平台,找到帮助他们提升公司执行力的出色人才。”

越来越多新加坡合作项目开花结果

自2010年奠基以来,知识城风雨兼程十一载,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截至目前,市场主体累计超2.4万户,注册资本近5000亿元。

走进知识城,越来越多的新加坡合作项目开花结果。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总部大楼建成;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中国最大的综合型旗舰项目广州创新研究院合作达成;中新智慧园一期开园;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群在境外合办的第一所学校——广州新侨学校已于9月开学。

“知识城就是两国政企共同推动建设发展合作平台的典范。在过去10年不断深化合作内容,在城市规划、科研创新、人才培训、教育交流等领域展开全方位交流与合作,成果明显。”罗德杰评价称。

在中新双方共同推动下,中新二期合作首期项目正式启动。2平方公里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全面启动建设,已引入新加坡能源总部基地等12个中新合作项目,集聚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研究院、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项目等高端科创平台。

双循环促粤新合作:知识城将成新加坡参与湾区建设最重要支点

中新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区效果图。

就在论坛当天上午,广东—新加坡合作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广州和新加坡以视频形式举行。会上,广东与新加坡共签约16个合作项目,其中8个落户知识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与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也正式签订《2022-2024年三年人才培训实施合作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该人才培养项目是由上述签约双方于2012年共同发起并合作实施的软件项目,已经过3期合作,每期为3年。本次续签,双方将在知识城及黄埔区继续引进新加坡在各领域的先进发展经验,充分利用新加坡现有教育机构资源,为整个黄埔区提供高端人才资源,传递先进管理理念,分享成功经验。

黄埔区委副书记陈智勇表示,下一步,中新双方将共同推动知识城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继续“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持续推动知识城与新加坡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城市治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并与港澳和深圳、珠海等城市联手打造大湾区创新带,更加重视“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建设,加快形成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开放形态。

“我们希望把知识城打造成为新加坡企业进入中国的首选地和新加坡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重要支点,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循环和中国-东盟外循环的连接点。”陈智勇说。

知识城就是两国政企共同推动建设发展合作平台的典范。在过去10年不断深化合作内容,在城市规划、科研创新、人才培训、教育交流等领域展开全方位交流与合作,成果明显。——新加坡驻广州总领事罗德杰

我们希望把知识城打造成为新加坡企业进入中国的首选地和新加坡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重要支点,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循环和中国-东盟外循环的连接点。——黄埔区委副书记陈智勇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徐洁芹 叶茜 李建均

摄影:南都记者 何玉帅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