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低齡留學成為趨勢。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讓孩子低齡留學。但是,低齡留學生出國讀書面臨著很多問題:學習環境的適應、獨立生活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將迎來巨大的考驗。
《留美出境後服務用戶需求調研報告》指出,47%的低齡留學生在國外上學期間容易感到焦慮;43%小留學生感到偶爾焦慮。其中,焦慮原因常常與難以融入當地生活、語言不通有關,還有少部分孩子會想家。
圖源:https://jobazone.com/how-students-benefit-from-study-abroad-programs.html
由於費用低廉、教育優質、社會穩定、環境優美等特點,新加坡已經躍居熱門留學國家之列,每年都會有上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蜂擁而至這個南洋小國。
如今的新加坡已經成為了眾多留學生的首選,同時這裡也是亞洲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其實相對於歐美國家,新加坡的消費是很低的,在衣食住行價格方面也都十分合理。
進入新加坡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小留學生們如何才能快速地融入當地的環境中呢?
圖源:https://hapara.com/blog/four-strategies-to-boost-student-engagement-during-virtual-learning/
提前了解國外國情習俗
新加坡的社會、經濟、文化都與中國有著很大的不同。雖然華人占比很大,但是新加坡的社會次序更像西方國家。中國學生的留學之路,不應僅僅是在校園中求學的過程,更應該接觸、了解、乃至運用國際社會文化「化為己用」的一個過程。
因此,在出國前,學生應該充分了解新加坡的社會人文、歷史、經濟等方面的豐富信息,這可以幫助一個中國學生更快地創建屬於自己的留學生活圈子。
https://new.qq.com/omn/20210415/20210415A061UV00.html
如果留學生們在學校交到本地的朋友,要去別人家做客的話,要記得大部分新加坡人在家裡都不穿鞋。若是看到他們的家門口放著腳墊,四周還有幾雙人字拖,則需要入鄉隨俗脫掉鞋子。
在新加坡,有些寺廟與清真寺也會有脫鞋才能進入的規定。另外,在新加坡人家裡吃飯,可以帶一束鮮花或一盒巧克力作為禮物。
語言
在留學之前,同學們在國內就要儘量看英文方面的書籍或者電影,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在家裡嘗試說英語。
到了新加坡之後,陪讀媽媽們就要鼓勵孩子們開口說英語和同學們主動交流。小留學生們大膽說出來,即使語言不熟練,也可以在與當地人交流的過程中不斷練習。
留學前和留學後的第一年一定要著重學習英語,無論是平時的學習用的,還是口語都非常重要。在國外,如果能夠用語言和其他小夥伴們正常溝通,上課能夠聽懂教師的授課語言,這樣才能更加快速地融入留學生活。
圖源:angmohdan.com/british-vs-american-vs-singapore-english/
寄宿
去新加坡留學,大部分的孩子都會選擇寄宿家庭。
新加坡的政府中小學和私立大學都不是寄宿的,只有政府的理工學院和大學提供部分住宿。
家庭寄宿計劃旨在為學生生活和發展提供良好環境,打造一個溫馨的環境。寄宿家庭能讓學生享受到家一樣的氣氛,好讓他們在沒有父母看管的情況下,仍然能從臨時監護人那裡得到關懷照顧及情感上的支持,讓他們感受家的溫馨,體驗真切的關懷。
使用當地社交軟體
在新加坡交朋友,社交軟體是必備硬體,比如Facebook。新加坡人習慣加Facebook。尤其是學生朋友們:參加了什麼活動,有合影,大家都喜歡上傳到Facebook分享給朋友看,還會把你標記上,就好像是一個友誼的見證一樣。這也是一個增長人脈的方式。
熟悉課程
低齡留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相比於大學以上的留學生來說,沒有過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同時也沒有較為完善的自我學習能力,仍然較為需要家長的輔導。
圖源:https://www.jeraldinephneah.com/neighbourhood-and-elite-schools-in-singapore/
根據不同家庭的經濟狀況和實際情況,有些家長能夠陪同孩子留學,但更多的家長則不得不將孩子委託給寄宿學校或寄宿家庭管理。
因此,學生在留學(開始上課)之前,需要儘可能地熟悉學校的上課模式、課程內容。在必要的時候,也需要參與一些補習課程,使自己儘快地跟上學校的教學進度。
信息來源:https://www.shicheng.news/v/k6PPr
https://www.shicheng.news/v/eG2bz
https://www.xinjiapo.news/news/3509
https://m.uhomes.com/news/626.html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