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通過追蹤冠病確診病患的密切接觸者,在去年9月至今年1月間或避免了約290起死亡病例,並通過減緩病毒的傳播避免了約14萬4000起病例。
通訊及新聞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昨早(3月3日)在國會答覆工人黨議員貝理安(阿裕尼集選區)有關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和SafeEntry訪客登記系統的必要性,以及對企業的負擔的詢問時指出,合力追蹤和SafeEntry在我國的疫情應對機制下仍扮演重要角色。
這就包括為落實疫苗差異化措施的場所和活動進行認證,以保護有較高風險感染重症的未接種者。
針對落實合力追蹤和SafeEntry對企業的負擔,普傑立強調,追蹤密切接觸者有助於避免冠病的發病和死亡,因此這類合規成本是值得的。「例如在汽車行業,規定要使用安全帶,這會帶來額外成本但我們都遵守,而經過幾十年的教育,證實是值得的。」
他指出,英國的一項研究對追蹤接觸者措施進行模型研究,並確定這些措施可避免受感染和死亡,而我國衛生部相信在新加坡也是如此。
如果利用研究結果進行推算,在去年9月至今年1月的四五個月里,我國採取的追蹤接觸者的方式或避免了290起死亡病例和約14萬4000起病例。
至於新加坡什麼時候以及在什麼情況下不再需要追蹤接觸者,普傑立說:「目前還言之過早,新加坡必須等到不再需要疫苗差異化措施,以及確定冠病已從大流行病變成地方性流行病才能這麼做,我國目前還未達到那個階段,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達到。」
他也指出,由於新加坡必須繼續落實這些公共衛生措施,對企業最簡單和方便的做法應是延續現有的合力追蹤和SafeEntry措施,而不是制定一套新系統,這麼一來也就無需再添購另一套設施,當新加坡不再需要這些防疫措施時則可解除。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