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新增确诊1万8162起,含本土病例1万7991起、境外输入171起,累计78万5825起。死亡病例新增9起,累计1049起。
本期报道包括:
一、飞上海一航班继续遭熔断
二、密接追踪可能避免了上百起死亡病例
三、中国正评估开放国门
四、昨通报10起死亡病例,总体病死率降至0.135%
五、病例增长率两个月来首次降至1.0以下
六、ICU重症病患降至51人,含3起20岁至39岁青年
新航飞上海航班继续遭熔断,三月几乎“断航”
近期新加坡飞中国航班每周都有熔断,3月几乎“断航”!
2月21日入境的新加坡航空公司SQ830 航班(新加坡至上海)确诊新冠肺炎旅客 7 例,自3月21日起,继续暂停新加坡航空公司每周一飞上海 SQ830 航班运行2班。
4月4号飞重庆的机票,大家一直在担心会不会被熔断。因为重庆卫健委说3月1日共有10例来自新加坡的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按照民航局的规定7天内超过9人确诊就会被熔断,所以飞重庆的航班有很大可能会被熔断。
以下是今日(3月3日)最新更新的中国飞新加坡双向航班信息表:
航班时常更新,如果想第一时间了解最新航班动态,可以在《新加坡眼》公众号底部对话框输入【航班】两字。
密接追踪可能避免了上百起死亡病例
昨日(3月3日)通讯及新闻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在国会答复工人党议员贝理安(阿裕尼集选区)有关合力追踪和SafeEntry访客登记系统的必要性。
普杰立医生指出英国的一项模型研究系统可以推算措施的有效性。利用研究结果推算,合力追踪和SafeEntry的使用成功地避免了至少290起死亡病例和14万4000起感染病例。
中国何时开放国门?
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正在评估
近期,不少国家如丹麦放宽甚至解除出入境防疫限制。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凤凰卫视独家采访中表示正在做评估工作。中国的适度开放是以“生命至上”作为首要原则,与西方的“躺平”不同,且要做足准备,才能稳步进行。张伯礼还强调,民众要对社会感染人数数量的心理预期有一定调整。
张伯礼院士表示,奥密克戎有免疫逃逸能力,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很容易造成病例集中爆发。目前也没有看到疫情结束的趋势,今后是否会有新的变异毒株还是未知数。张院士认为面对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原则,在优化精准防控措施上下功夫。
一、加快奥密克戎毒株疫苗上市批准。使全民被动形成奥密克戎病毒群体免疫屏障。
二、全国统一隔离时间,不同地方有不同版本。长期的隔离对社会正常运作和人们的生活造成负担。隔离时间增加的成本效益比不高。建议全国统一执行“14+7”隔离政策。
三、建议针对长期核酸不转阴且无症状患者,14天后进行抗原检测,如抗原检测阴性,可出院回家隔离,进行居家健康监测。
四、复阳者大多不具传染性,暂未发现复阳后再感染他人的病例。复阳者隔离后可回归正常生活。
新加坡3月2日疫情回顾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截至3月2日中午1200时,新增确诊病例1万9159起,含本土1万8999起、境外输入160起,累计76万7663起,破76万起。
两个月以来病例增长率
首次降至1.0以下
本土病例的前七天确诊人数增长比例,相对再前七天是0.98,意即前一阶段每出现100起,现阶段则出现98起。
这是自1月3日以来,病例增长比例首次降至1.0以下。
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当中,本地社区1万8959起,客工宿舍40起。
ICU重症病例降至51人
ICU重症病房有51人,比前一天少2人。
过去14天在治重症病患与昨天在治ICU病患年龄分布如下:
按病情分,病危插管有26人 (-6) ,输氧观察有25人 (+4) 。括号内数字为今昨日比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