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一定不會封城!內地採樣隊9000人待命赴港全員檢測

2022-03-04

3月3日,香港特區政府通報,截止今天零時,香港新增5萬6827起確診病例,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33萬7926起確診病例。

過去24小時,144名病人離世,85男59女,年齡介於42歲至102歲;死亡病例當中,124人無任何疫苗接種記錄,10人接種了首劑,10接種了兩劑。

因為數據滯後,2月24至3月1日,有42人離世未公布,年齡介於33歲至106歲。第五波疫情至今,1153病人在公立醫院離世,大部分是年長者。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今早強調,現在接種疫苗的目的不是為了建立群體免疫,而是減低死亡風險及重症,所以應該全民接種。

他說:「現在接種疫苗,大家不要再搞錯啦,接種疫苗之目的,主要是防止住院和重症,不是構建群體防疫,防止它傳染,群體免疫這個概念已經是不存在了。」

林鄭月娥:香港一定不會封城

3月2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回應坊間流言時澄清說,有些地方推行全城禁足或「不出不入」的嚴格封城措施,「香港一定不會做」;但是,香港屆時應該會執行「某一種程度的限制外出,從而達至大幅壓縮人流的目的」。

她說,採取這類措施,一定要考慮經濟及市民日常需要,例如可外出購買藥品、看病等。

為阻斷病毒傳播,香港自一月初已禁止傍晚六點之後堂食。

出現品牌感冒藥、退燒藥斷貨

這兩天,香港一些藥房、超市、便利店出現一些品牌感冒藥、退燒藥斷貨現象,有些自春節以來就未能補貨。

據港媒報道,有些藥房出現排隊買ART抗原檢測棒和消毒液的人龍,有些熱門藥房甚至關上鐵閘,只開一扇窗與顧客交易。

儘管藥品供不應求,但未出現抬價現象。

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林偉文表示,如果一窩蜂「恐慌式購買」品牌藥,那麼一定會缺貨,連代理商都沒貨。

全員檢測日期未定

「抗疫亦要講現實」

不可能所有人進隔離中心

香港計劃進行三次全員檢測,但目前尚未確定日期。有專家建議儘快進行,有專家認為目前急迫的是接種疫苗,不是全員檢測,也有專家認為最好在四月份利用復活節公共假期橫跨周末的時間做全員檢測。

林鄭月娥表示,全員檢測如果需要五六天才能出結果,就會與原意不一致,幸虧得到內地支援、尤其是深圳化驗室的配合,才能落實。

林鄭月娥說,將來進行全員檢測之後,不可能一刀切讓所有陽性病患住進方艙醫院或隔離中心。

她坦言,面對每日數以萬計個案,「抗疫亦要講現實」,不可能將所有人安置到隔離設施。

屆時會採取分流方式。第一要考慮確診者的身體狀況,包括年紀、有沒有人照顧等;第二是考慮其家居狀況,例如會優先安排居住在擠迫地方、要與他人共用衛生設備而有較大感染風險的人到隔離設施;第三是確診者家中小孩、年長者如果未接種疫苗,亦會優先獲安排隔離。

內地大舉支援香港

包括9000人檢測採樣隊待命

自本波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內地大力支援香港,根據中聯辦的統計,至今的援助至少有以下:

2月16日,華大基因第二套「火眼實驗室」設備和第七批約125萬劑科學疫苗抵港。

2月19日,2500萬隻N95口罩抵港。

2月20日,首批45萬盒抗疫中藥抵港,後續還會有30萬盒以上。

2月21日,首批200噸鮮活物資抵港。

2月24日,首批1500套空調抵港,協助方艙醫院建設。

2月25日,廣州金域醫學集團「獵鷹號」實驗室在九龍投入使用,日檢測能力為20萬人份。

2月26日,3000萬人份抗原檢測盒抵港。

2月27日,中國國家衛健委組織了大約9000人採樣隊,隨時赴港支援。

2月28日,2100噸蔬菜抵港,為去年平均每日需求之九成。

從2月22日至28日七天,中國建築國際集團建設的青衣方艙醫院建成,3月1日啟用,可提供3900個隔離病床。

東南亞疫情快報

越南新增確診破10萬起,創歷史新高

3月2日,越南通報新增11萬零301起確診病例,首次破10萬起,創歷史新高,累計370萬9481起。

同日,新增死亡病例114起,累計4萬零452起。

東南亞國家從去年陸續轉為「共存」策略。新加坡於去年八月開始,泰國於八月底開始,越南、馬來西亞於九月開始。

中國一直執行「動態清零」策略,同時,官方專家逐漸提出一些新思維。

2月28日,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著名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專家曾光發文表示,「動態清零」是中國在特定時期內的防疫對策,不會永久不變。

他說,「西方國家率先邁出了與病毒共存的實踐探索步伐,風險很大,勇氣可嘉」,中國樂見其探索的成功,當以冷靜和虛心的態度去觀察、借鑑西方國家的經驗和教訓,以為我用。

曾光說,「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在合適的時間點,展示中國式與病毒共存的路線圖。」

新馬泰印菲正經歷奧密克戎波

從圖表上看,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走勢仍未明朗,菲律賓奧密克戎波已大大緩解。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連續九天維持在2萬起範圍內

泰國今增2萬3618起確診病例

累計確診病例破295萬起

3月3日,泰國通報,過去24小時新增2萬3618起確診病例,累計295萬8162起,破295萬起。

同日,通報新增49起死亡病例,累計2萬3070起。

連續四天下降之後略回升

馬來西亞昨增2萬7500起

累計確診病例逼近350萬起

3月3日,馬來西亞通報,昨增2萬7500起確診病例,累計349萬6090起,逼近350萬起。

馬來西亞新增病例連續五天控制在3萬起以下。

馬來西亞活躍病例從29萬3651人升至32萬1036人,96.3%居家康復,1.1%在方艙醫院治療,2.5%住院,194人需要輸氧,166人在ICU重症病房。

馬來西亞昨天大增115起死亡病例,累計3萬2942起。

這是自去年10月8日的近五個月以來的單日新高。

連續六天回落之後

印尼忽增4萬零920起確診病例

在連續六天回落之後,昨天 (3月2日) ,印尼通報新增4萬零920起確診病例,累計563萬零96起,破563萬起。

自元旦以來,印尼奧密克戎波開始出現。印尼衛生部長說,目前,奧密克戎病例重症少,死亡少,大多數病患可以居家康復。

全國住院率維持在30%左右,沒有醫療資源擠兌的風險。

死亡病例大增376起

為近半年新高

同日,印尼新增376起死亡病例,累計14萬9036起。

這是自去年9月9日的近半年以來,印尼新增死亡病例的單日新高。

菲律賓今增989起確診病例

連續兩天維持在三位數

3月3日,菲律賓新增989起確診病例,累計366萬4905起。

這是菲律賓新增病例連續兩天控制在三位數。

活躍病患自前一天的5萬零827人降至5萬零458人,占總病例的1.4%。活躍病例人數峰值出現在1月21日,為29萬1618人。

活躍病例九成以上為輕症和無症狀,其餘為中症、重症、病危。

同日,菲律賓通報新增34起死亡病例,累計5萬6538起,病死率為1.54%。

當局說,社區檢測陽性率從前一天的4.7%降至4.3%,意味著每檢測1000人只有43人確診。陽性率最高記錄是1月11日,為47.9%。

陽性率越高,意味著社區里的潛伏病例越多。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原則是,陽性率控制到5%以下,社區才能開放。菲律賓目前的陽性率已達到開放標準。

— END —

編輯:ABC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朝野競選攻防戰激烈 新帳舊帳一起算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
  • 【GE2025】國人需要平民代表 紅點同心黨候選人林怡慧談從政決定
  • 【GE2025】五個政黨代表將進行華語論政 新傳媒今晚9點直播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 勿洛體育場入口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