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後,新加坡這棟「國家文物」終於賣出去了!買家是他~

2022-03-04

住在新加坡的老炮兒們,多多少少有聽過知道「陳旭年宅第」。

作為新加坡僅存的兩座傳統華人豪宅之一,也是一個公告的國家文物,算是很低調。

一直在求售,但是連續好幾年都沒有賣出去。

因為實在是太貴了!

陳旭年宅第

2018年標價9300萬新,沒人買,接著價格調低到9200萬新,還是沒人買。

但就在這兩天,有消息宣稱這棟堪稱新加坡最貴的中式古宅、國家文物終於賣出去了!

價格略低於9200萬,被一個林姓大富豪買走了~

林姓富豪買走新加坡「文物」

細扒陳旭年宅第

2018年,陳旭年宅第就掛售了。

古宅出售前,被出租給一間國際教育學院,業主有2個,各占一半股權,分別為:

鵬瑞利集團有限公司(Perennial Holdings)、Charles Quay International所有。

圖源:維基百科

一直到近期,一個印尼大富商才將它買走。

這個富商的身份據曝是林益洲(Bachtiar Karim)家族有關的公司。

說到林益洲,可能有的小夥伴會覺得耳熟。

前一段時間,新加坡羽毛男單駱建佑拿到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冠軍,返新後得到好幾個富商獎勵。

*60萬為令吉

其中就包括林益洲,獎勵了駱建佑20萬新。

但林益洲跟新加坡的淵源也不止於如此, 他的林氏家族基金一直以來都有給本地慈善組織捐款。

可以說是跟新加坡交情匪淺。

林益洲本人畢業於國立大學,是全球第2大棕櫚油業春金集團(Musim Mas)的執行主席兼集團總裁。

圖源:shan zhan | 陳旭年宅第

在福布斯印尼富豪榜上,身家35億美元(約47億新元),榜上排名第10。

這次又買下了新加坡的「國家文物」陳旭年宅第,本地唯一一棟潮州式四合院,讓老宅最終有了歸屬。

137年歷史的陳旭年宅第

陳旭年宅第位於烏節路,地理位置優越,靠近南北線、東北線和環線交匯的多美歌地鐵換乘站。

建於1882年,於1885年建成,是新加坡文化保留遺產。也就是說,從建成開始算,到現在已經有137年歷史。

在一開始,這個宅第是屬於潮州商人陳旭年。

據歷史記載,陳旭年早年喪父,家境貧寒,貧窮和屈辱讓年僅17歲的陳旭年決意出洋謀生。

當時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陳旭年身無分文,冒險躲進開往馬來半島的紅頭船,隻身來到柔佛國(現馬來西亞的柔佛州)。

一開始是在當地開荒,後來改做賣布行業。

再後來因為結交了當時的柔佛貴族,跟對方結拜兄弟。這個兄弟把境內10個港口交給陳旭年管理。

而陳也從此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

來源:flickr

到了他39歲的時候,陳旭年已經是馬來半島上最大的港主。

後來陳旭年移居新加坡,從潮州請來工匠、運原材料到本地。

按從熙公祠的規格和式樣,在克里門梭路和檳榔路間建成新加坡的國家第五古建築的「資政第」。

也就是現在說的陳旭年宅第。

在1984年6月,當時新加坡還以這座僅存的潮式古建築物理圖印發了郵票。

而他的故居也備受好評。

中國清朝官員蔡鈞曾在《出洋瑣記》中描述「陳氏厝屋」道:

「外則洋式,而其中屋宇皆華制。鳥草翬飛,異常煥麗」。

由此可見此座宅第古樸掩映下的低調奢華。

歷史也證明了,陳旭年宅第成為了新加坡十九世紀後期四大潮州富商宅第僅存的一座,同時也是最精美的一座。

此外還是本地僅存的兩座傳統華人豪宅之一。

來源:edgeprop

說到這個宅第最大的特色,就是貨真價實的古香古色。

一些雕刻跟樑柱都有中國古代宅院的味道。

光從這一角落看,會以為是置身在中國的某處古厝中。

從外邊往裡看是這樣的,亭子加上了玻璃。

小院裡的園林景觀。

站在內院的風景。

小院中的亭子,燈飾都是滿滿的文藝氣息。

陳旭年宅第本身是華人所有,現在最終也花落華人家。

也算是「歸根」了~

了解新加坡疫情最新消息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