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前年共製造近87萬公噸的塑料垃圾,當中絕大部分來自一次性塑料用品。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將在下周公布鼓勵人們減少使用塑料用品的相關措施。
傅海燕昨天(3月4日)在面簿貼文說,塑料固然方便,但大量使用塑料用品所造成的塑料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不容忽視。
她指出,讓人欣慰的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本周通過終結塑料垃圾的決議。在這決議下,聯合國將成立政府間的談判委員會,委員會將在2024年底之前,制定一項具有法律約束的協議;聯合國成員國必須處理整個塑料生命周期的問題,這包括生產、設計至廢棄處置。
傅海燕說,在本地,我國已採取多項措施減少垃圾,通過零垃圾總藍圖(Zero Waste Masterplan)往循環經濟的道路邁進。同時,當局也通過可持續資源法案採取上游的監管措施,減少電子與包裝垃圾。
「這些措施都是針對企業,但在個人層面上,我們也必須改變使用塑料的方式。」
傅海燕說,當局已在去年宣布要探討超市的塑料袋收費模式。她將在下周於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永續部開支預算時,公布更多減少垃圾相關的措施與計劃。
「請繼續儘自己的一份力,在購物時自備環保袋、打包食物時自備容器,在外出用餐時也應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我們都需要儘自己的一份力,『治癒』這場塑料『疫情』。」
國家環境局在1月底公布購物袋收費初步框架,擬從明年上半年起推行購物袋收費制,屆時到實體超市購物的消費者,每索取一個袋子得支付至少5分至1角錢。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