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領域可為我國帶來新機遇,卻也深藏不少安全隱患。政府將制定多套具法律約束力的網際網路行為準則,打擊不良內容和不法之徒,為孩童和年長者等用戶打造更安全的網絡空間。
主管網絡安全的通訊及新聞部長楊莉明昨午(3月4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該部門開支預算時說,數碼科技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卻也帶來不少風險。「在使用數碼科技的同時,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更好地保護自己和親友免受相關風險和威脅。」
其中,為青少年兒童打造健康的網絡環境尤其重要。楊莉明引述《海峽時報》近期展開的一項調查說,七歲至九歲孩童有約三分之二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但三分之一的家長並不知道他們的孩子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會跟誰互動。全國青年理事會則發現,三分之二的青年遭遇過被騷擾等網絡傷害,不少人因此對他人產生不信任,或感到壓力大和焦慮。
我國已採取多項安全措施,包括刪除有損公共利益和道德的違例內容,並禁止用戶訪問非法網站。不過楊莉明說,隨著網絡威脅日益增加,我國必須更努力地確保網絡空間的安全,因此政府打算在三方面制定新的網際網路行為準則。
在青少年兒童安全方面,新的行為準則會規定網絡平台必須採取措施,降低這個群體接觸有害內容的風險,包括為兒童帳戶提供內容過濾工具,以及可讓父母監督孩童的機制。
此外,當局也會通過新的行為準則改善用戶舉報不良內容的流程,並規定網絡平台須呈報如何保護用戶安全的具體措施。
楊莉明說,這些新的行為準則會與其他現有準則一樣具有法律約束力。「我們會探討如何有效地執行這些新準則,包括更新相關法令。」
通訊及新聞部和內政部也在研究如何加強法律應付非法網絡內容,包括與恐怖分子、兒童色情和網絡詐騙等相關的內容。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