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大馬》報道,達基尤丁表示,國能(TNB)已支付了2021年7月至12月期間的額外燃料和發電成本,現在當局需要收回成本,以便支付2022年上半年的運營成本。
他接著表示,將在今年年2月至6月期間,通過徵收每千瓦時3令吉70仙附加費的形式,將上述成本轉嫁給工商用戶。
「如果不能從工商用戶那裡收回所涉及的成本,這將影響國能的現金流,進一步拖累國能向天然氣和煤炭燃料供應商付款、及支付員工工資的能力。」
達基尤丁周五(4日)以書面回答亞沙區國會議員謝棋清的提問時,如是指出。
謝棋清指出,目前國家仍受新冠疫情影響,上調電費將會加重小商家和中小企業的負擔,因此要求達基尤丁解釋從2022年2月1日起,提高國能商業和工業消費者電費的理由。
國際燃煤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增45% 達基尤丁指出,電力工業基金(KWIE)在2021年總共花費了4億9300萬令吉,以支付所有消費者每千瓦時2仙的電費回扣。
他接著補充,基於國際燃煤價格大幅上漲,成本轉嫁機制(ICPT)去年下半年的成本為16億7200萬令吉.
達基尤丁指出,當時的煤礦價格已達平均每公噸105.09美元(約439令吉),而2021年原先預估的煤礦價格為每公噸67.45美元(約281令吉)。
「煤礦價格的大幅上漲,導致2021年7月至12月期間以煤發電成本增加了45%。除了燃料價格的增加,去年下半年期間的令吉貶值,也增加了發電成本。」
建議消費者訂閱GET 達基尤丁表示,政府意識到調高電費將增加商業和工業消費者的運營成本,尤其是中小企業。
不過他也建議,商業與工業消費者可以參與綠色電價(GET)配套。相關配套不僅能減少電費,GET用戶還能免除一年的附加費用,且擁有可再生能源證書(REC)。他補充,GET用戶還能幫助實現環境、社會和管理(ESG)的承諾,並支持大馬可再生能源議程。
達基尤丁也促請大馬消費者通過安裝太陽能系統,參與「SELCO」或凈能源計量3.0(NEM 3.0)計劃,,來探索太陽能發電的潛力。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面子書 推特 電郵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