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增16274|EP准證門檻再提高;美國禁用兩款ART檢測棒,新加坡評估後照用無妨

2022-03-05

3月5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新增確診1萬6274起,含本土病例1萬6120起、境外輸入154起,累計81萬9663起。死亡病例新增6起,累計1073起。

本期報道包括:

一、明年9月起就業准證申請需接受更全面評估

二、美國FDA吁民眾勿用兩款ART檢測棒

三、昨通報18起死亡病例,本波病死率升至0.045%

四、ICU病危插管增至30人,四成已接種加強針

五、ICU輸氧觀察降至15人,半數已接種加強針

六、普通輸氧病例降至211人,四成已接種加強針

就業准證門檻進一步提高

人力部部長陳詩龍在國會時宣布,明年九月起,就業准證(EP)申請者除了得達到薪金門檻外,還需接受評估。

新的評估標準框架包括薪資標準、學歷、公司外來職工占比、新加坡公民職工占比等多個方面。

與此同時,他表示,本次推出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ASS,意在評估外籍員工的能力,以及是否對本地職工人群起到互補作用,以此決定是否批准。

(圖源:Facebook/Tan See Leng)

陳詩龍表示,希望通過這一新框架讓企業更加清楚聘請外來員工的要求,確保外籍員工的質量,減少對於外籍人才的依賴。進一步確保外籍人才對於本地勞動力帶來最大化的互補作用與平衡。

申請者必須在評估框架中獲得累計40分,才符合申請就業准證的資格。

新的就業評估框架如下:

2023年9月起人力部將實施採用評估框架審批申請。而准證的更新申請,則從2024年9月起採用新評估標準。

此前,財政部長黃循財在2022財政預算案就宣布,就業准證(EP)和S准證(SP),最低薪資門檻將調高$500。新的就業准證(EP)從$4500調高至$5000,S准證(SP)從$2500調高至$3000。

S准證的門檻還會在2023和2025年分別進一步提高,第一層外勞稅也將從2025年起從$330調高至$650。

政府會繼續完善對就業准證申請者的評估,此次新評估框架就是第一次完善。

了解關於申請各種准證的一手資訊,歡迎加入群聊與網友交流:

美國禁用兩款ART檢測棒

新加坡:已評估,照用無妨

3月1日,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發出公告,說有SD Biosensor的Standard Q,以及ACON的Flowflexd的ART抗原檢測棒未獲當局授權,要求當地民眾不要使用。

公告指出,美國當局沒有接到這兩款ART抗原檢測棒的致傷、導致健康問題或致死報告。但是,這兩款檢測棒並未在美國獲得授權,當局不確定它們是否會出現「假陰性」「假陽性」檢測結果。

這兩款ART檢測棒在新加坡都有使用。

新加坡衛生科學局對此回應:「這兩個品牌下的檢測儀,在新加坡不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指南的影響。」

衛生科學局表示,所有在新加坡本地授權使用的,都已經過獨立評估,在安全、質量和有效性方面都達標。

當局解釋,同個製造商,可能用同個品牌下在不同國家出品不同版本的檢測棒,這些不同版本的檢測棒在包裝或標籤上會有不同。

據亞洲新聞台CNA報道,其中一家公司Flowflex表示,它在新加坡銷售的檢測棒跟美國、歐洲銷售的版本不同,不受美國FDA公告的影響。

Flowflex公司說,美國主要針對的是那些非法從歐洲進口的檢測儀,並表示:「當地召回行動與檢測儀安全質量沒有關係。」

據《聯合早報》報道,另一家公司SD Biosensor指出,美國當局所發出的警告是針對當地非法進口檢測棒的問題,並非檢測棒有質量或安全問題。

新加坡3月4日疫情回顧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3月4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1萬7564起,含本土1萬7406起、境外輸入158起,累計80萬3389起,破80萬起。

病例增長率連續三天維持在1.0以下

本土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97,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97起。

病例增長比例連續三天維持在1.0以下。

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本地社區1萬7384起,客工宿舍22起。

ICU重症病例降至45人

半數已接種加強針

ICU重症病房有45人,比前一天少8人。

在治重症病患年齡分布和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按病情分,病危插管有30人 (+2) ,輸氧觀察有15人 (-10)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24人 (-6) ,六旬12人 (=) ,40歲至59歲6人 (-2) ,20歲至39歲3人 (=) 。

按疫苗接種情況分,病危插管30人當中,27%未接種疫苗,30%已接種兩劑,43%已接種加強針。

輸氧觀察15人當中,20%未接種疫苗,27%已接種兩劑,53%已接種加強針。

昨天通報18起新增死亡病例

皆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

衛生部昨晚通報18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067起。

所有18人皆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8人病逝於3月4日,6人在3日,3人在2日,1人在2月28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按病逝日期統計,過去21天死亡病例人數、年齡段如下:

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133%

本波病死率升至0.045%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3月4日,新加坡一共出現80萬3389起確診病例,其中1067起死亡,病死率維持在0.133%,與前一天同。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為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只是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043%升至0.045%。

普通輸氧病例降至211人

近四成已接種疫苗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人有211人,比前一天少21人。年齡分布和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在211人當中,18%未接種疫苗,43%已接種兩劑疫苗,39%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普通住院病患增至1422人

近半數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1422人,比前一天增22人。

年齡分布和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在1422人當中,18%未接種疫苗,33%已接種兩劑,49%已接種加強針。

醫療資源占用率上升

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儘管沒有出現擠兌跡象,但占用率上升,尤其普通輸氧和隔離病房;醫院門診和診所也面對排長龍壓力,大部分為輕症患者。

ICU病房占用率自一月中旬以來逐漸上升,ICU重症病房有350個床位,目前的占用率為12.9%,仍處低位。

《新加坡眼》盤點自2021年8月18日以來的新增確診病例、在治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PCR核酸、ART抗原陽性比例

在昨天的1萬7564起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2425人 (14%) ,ART抗原檢測陽性1萬5139人 (86%) 。具體細分如下:

新加坡是少數把ART陽性也計入確診統計的國家。衛生部指出,由於許多人是無症狀或出現極為輕微症狀,不少是通過自檢確診,原則上無須上報,部分人員主動上報統計,因此,病例數據並不反映疫情全貌,實際感染人員肯定比數據高,有專家判斷高兩三倍,也有判斷高五倍的。

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境外輸入病例158起

境外輸入病例昨增158起。

新加坡目前已開通30個國家和地區的「接種旅客通道」VTL,可入境免隔離;3月16日將開通希臘和越南VTL,並擴大馬來西亞、印尼、印度VTL對點城市。

如果沒有出現傳播力更快的變異病毒,相信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境外輸入病例會在每天小几百起的範圍上下波動。

活躍病例99.7%為輕症/無症狀

在過去28天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99.7%為無症狀或輕症,0.2%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0.04%曾為/現為ICU重症 (輸氧觀察+病危插管) ,0.04%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截至3月3日,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的人口比例為92%,完成疫苗全程接種比例為91%,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為68%。

在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人口 (即5歲及以上的健康人口) 當中,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比例為95%。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病患降至6萬1680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從醫院出院209人,累計2萬1692人;死亡病例新增18起,累計1067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的,昨有6萬1680起,比前一天少5992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2萬3336人,累計71萬7272人。

活躍病例6萬3358人,比前一天少5999人。

— END —

編輯:ABC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
  • 【GE2025】國人需要平民代表 紅點同心黨候選人林怡慧談從政決定
  • 【GE2025】五個政黨代表將進行華語論政 新傳媒今晚9點直播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 勿洛體育場入口重開
  • 黃總理與馬國首相安華通電話 了解緬甸地震災後人道主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