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中國官員的詐騙案捲土重來,警方透露,自今年1月起,已有至少46人上當,被騙金額超過1230萬元。
以上兩圖顯示騙子會通知受害者,他們涉及非法在中國開設銀行戶頭和洗黑錢等罪行而須接受調查,並會要求受害者提供詳細的個人資料。(新加坡警察部隊提供)
警方前晚(3月4日)發文告說,受害者一般會接到聲稱來自衛生部等政府機構的來電,在電話被轉至好幾人後,受害者便會與聲稱來自中國司法調查局(Chinese Judicial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的人通話。
騙子會通知受害者,他們涉及非法在中國開設銀行戶頭和洗黑錢等罪行而須接受調查,並會要求受害者提供詳細的個人資料。
之後,騙子會把一台手機,以及有新加坡警察部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總檢察署等政府機構認證標誌的偽造文件,放在受害者的住宅外。
受害者會被指示利用騙子提供的手機,與他們進行視頻通話。在一些案件中,受害者會被指示提供他們的銀行與Singpass的登入資料,及一次性密碼(OTP)。
當受害者一般在發現銀行戶頭出現未經授權的交易時,才驚知自己受騙。
警方在文告中強調,海外執法機構在未獲得我國政府批准之下,是無權在我國展開行動、執行逮捕或要求公眾協助調查的。
警方籲請公眾在收到聲稱是海外執法機構的來電時,須提防號碼前有「+」的不知名海外來電,不要聽從來電者的指示。另外,公眾也不要向對方透露自己的Singpass資料和銀行信息,沒有任何政府機構會通過電話或通信應用平台指示公眾進行匯款,或向公眾索取個人銀行信息的。
公眾可撥警方熱線1800-255-0000或上網www.police.gov.sg/iwitness向警方提供詐騙線索,也可撥打999報警求助。
此外,公眾也可上網www.scamalert.sg或撥打反詐騙熱線1800-722-6688,了解更多防範騙案信息。公眾也可註冊加入「識破騙局,制止犯罪」(Spot the signs. Stop the crimes.)運動,一起防範詐騙案件,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文: 王凱義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