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長王乙康上節目談疫情,指出走中庸之道邁向新常態是曲折之路,不是中央高速公路(CTE)還是亞逸拉惹高速公路(AYE),而可出國但不能5人堂食涉及的是風險大小的問題,5人堂食比起2人將高出6倍風險。
新傳媒8頻道前晚播出的《空中訪民情》節目除了請來王乙康,還有衛生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以及新加坡天王級創作歌手林俊傑等等。
王乙康和新加坡知名歌手林俊傑。(取自王乙康面子書)
許多人包括餐飲業者對新加坡開通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VTL)計劃,但堂食卻只允許2名完成接種者感到不解。在談及堂食問題時,許寶琨指出,病毒傳播靠的是3個量:聲量、人量和流量。
許寶琨解釋,室內場所和餐廳開冷氣,空氣流通相對不那麼順暢,而在人多、量多、發聲又多的不戴口罩環境下,病毒的傳播力是非常強的。
王乙康補充說,開放2人堂食,這2人之後可能又會再去見其他人,二乘二就變成四個接觸。如果變3人堂食,就會變成三乘三,導致9個接觸。以此類推的話,5人堂食就會有25個接觸,跟2人堂食相比就多了6倍風險。
王乙康也談到新常態的問題,並指出那是個願景,而我們還在邁向這個目的地的路上。
「走的這條路是曲折的,不是CTE,也不是AYE,有時要停頓一下,有時要拐一個彎再回來。」
部長坦言,中庸之道走起來會比較不舒服,並摸著石頭過河,有時會讓人感到混亂,例如為什麼人們可以出國,但不能一起吃飯,而一切就在於風險高低,高的就先不開放。
王乙康也說,極端的路比較容易理解。如果選擇封鎖,什麼都不能做,肯定就不會混亂,但這將勞民傷財且心靈損傷也大。
「反之,若像西方國家開放自由,什麼都可以做,所有措施都一筆勾銷,那將對新國的醫護人員系統造成巨大壓力,甚至會垮,因此我們需要走『中間的路』。」
王乙康在節目中也回首新加坡一年多來的抗疫方向如何轉變。
《空中訪民情》請來王乙康(中)及許寶琨(左3)及多名嘉賓暢談疫情。(取自王乙康面子書)
早前新加坡以清零為目標,成功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讓死亡人數控制得非常低,不像其他國家得付出很大的代價。
部長解釋,在清零階段時,周圍的國家都不安全,所以需要邊境管制,否則將面對嚴峻疫情。
他比喻說,新加坡就像小池塘的小魚,當時若讓外面大魚進來,小魚就會被吃光。
此外,許寶琨說:「我們可加病床但醫護人員需要休息,尤其這一兩年大家都很努力,我的太太也是前線醫護人員,老同事也仍在醫院打拚,而現在也會讓醫護人員輪流放鬆請假。」
他呼籲大家做好本分,可以接種的就接種,並注意自己安全,不要把自己變成另外一個病例。
王乙康則以足球賽作比喻來形容現在的情況。
「我曾經常常踢足球。你打前鋒的,不可以說,對手攻打你的時候,你就叫守門員去管,不能全部交給守門員,大家都要跑回去幫忙一下。我們的醫護人員就像守門員一樣,我們其他人打的是前鋒,做著不一樣的生意,但都要回去一下幫幫忙,大家守一守,幫忙守門員把一把關。」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