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州選】馬哈迪光環能助鬥士黨 贏下存亡之戰?

2022-03-06

即將於3月12日進行投票日的柔佛州選,其重要性可能超越很多人的想像。

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亞洲研究教授兼謝富年東南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詹運豪博士(James Chin),在《亞洲新聞網》撰文,從以下5點逐一剖析(以下作第一人稱)。

如果讀者對這場可能關係到第15屆馬來西亞大選命運的州選特點,尚未了解透徹。以下提供三個「懶人包」讓讀者快速「進補」:

1)柔佛州選舉是馬來西亞修憲,將選民合格年齡從21歲降低至18歲後的第一場選舉,17萬名新生代自然是「兵家的必爭之地」。

2)這次州選將是各政黨衡量大選(GE15)中投票情況的晴雨表,第15屆大選最遲明年舉行,但普遍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舉行。

3)對於一個政黨來說,柔佛州選結果甚至可說是「生死攸關」。

由前首相馬哈迪在2020年失去首相職位後成立的政黨——祖國鬥士黨(Parti Pejuang Tanah Air),將參加56個席位中的42個。這是該黨在跳過馬六甲和沙撈越州選舉後的首次選舉。這是該黨的一次豪賭,他們的政治命運懸而未決。

第一點:鬥士黨的賭注 傳統觀點認為,如果鬥士黨不能獲得任何席位,那麼無法站穩腳跟的它,在聯邦的前景堪輿。

如果鬥士黨最終贏得至少6個席位,或相當於柔州10%席位,才能被各政黨認真對待。

與其他競爭者不同,鬥士黨在柔佛的整個未來,都寄托在一個人的肩上——馬哈迪。除了這是馬哈迪的政黨之外,沒有其他更好的形容詞可以描述鬥士黨。

事實上,鬥士黨主席慕克里茲(Mukhriz Mahathir)也承認這一點。這位馬哈迪之子上個月(2月26日)曾被引述:「當我們把我們的(競選)小冊子給選民時,有些人立刻說『哦!這是敦(指馬哈迪)的黨?』,而且類似反應來自各族群」。

在鬥士黨內,沒有人能與馬哈迪的形象相媲美。每個人都知道鬥士黨是他的政治工具,而鬥士黨的主要賣點是馬哈迪。

換句話說,如果你喜歡馬哈迪擔任首相時的馬來西亞,那就投給鬥士黨吧。

第二點:後馬哈迪時代,鬥士黨能否生存? 鬥士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馬哈迪的籃子裡,鬥士黨能在後馬哈迪時代生存嗎?

馬哈迪已經96歲了。今年早些時候,他一個月內三度入院,目前仍在恢復中。馬來西亞人正在逐漸接受一個殘酷的可能性,即人們所熟知的Tun(敦馬哈迪),在未來幾年可能將不在了,而第15屆大選會不會是他的最後一屆?

目前很難想像,在馬哈迪之後,鬥士黨如何能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蓬勃發展。現在由他兒子慕克里茲領導的這個黨,一旦沒有了敦,可能就不會被政界重視。

人們一直想知道,慕克里茲有他父親那樣的政治技巧嗎?能指揮一個像馬哈迪在2018年那樣推翻國陣政府的政黨嗎?

第三點:馬哈迪對柔州選民還有吸引力嗎? 姑且不論鬥士黨未來的生存問題,目前馬哈迪在非馬來選民中也沒有太多「賣點」。許多非巫裔選民在他擔任兩任首相期間沒有太多美好回憶。

馬哈迪從1981至2003首次任相期時,強調「種族為先”的施政手法貫穿22年的歲月。2018至2020年第二次任相則因未能兌現希盟的競選宣言,而引人詬病——既然當初他說過,希盟的競選宣言「不是聖經」,而只是一個「指南」,那麼為什麼選民現在要認真對待他呢?

馬哈迪的票房在馬來社會年輕選民中似乎也在消退。許多人認為,馬來西亞過去幾年的政治不穩定,導致三次政權更迭(2018年、2020年、2021年),都與馬哈迪有關係。

馬哈迪2018年在將國民陣線(Barisan Nasional)拉下馬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然而正是他在2020年2月突然而不必要的辭職,引發了下一次的政權更迭。

綜上所述,鬥士黨的「賣點」主要是針對馬哈迪的鐵桿支持者。他們希望能在柔佛州許多聯邦土地發展局(Felda)定居點找到這個群體。自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農民從各種計劃中受益,使他們成為豐富的棕櫚油土地的小農戶。

雖然這些計劃使老一代的Felda定居者受益,他們還記得90年代馬哈迪處於權力巔峰時期的樣子,但年輕的Felda農民已經離開定居點,搬到了城市地區。馬哈迪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古老的歷史。

與此同時,年輕的Felda農民可能會被由富有魅力的青年領袖賽沙迪(Syed Saddiq)領導的新政黨MUDA所吸引。

第四點:鬥士黨有能力挑戰巫統嗎? 即使「馬哈迪」的品牌很暢銷,鬥士黨的另一個問題是馬哈迪的競選主題和他針對巫統(UMNO)直接、對抗性的策略。

上周三該黨發表宣言時,馬哈迪曾明確表示,鬥士黨重點栽培那些「不參與腐敗、對政治發財沒有興趣」的優質候選人,並表示相信那些「不喜歡腐敗、不喜歡無恥、不喜歡老一套的選民會支持我們」。

馬哈迪以不點名方式、四兩撥千斤地調侃了巫統領導人和前首相納吉,後者在1MDB醜聞中被認定犯有腐敗指控,其次是巫統主席扎希,他也同樣捲入了一些法庭案件。

儘管馬哈迪可能認為,他找到了巫統的致命弱點,但問題是納吉沒有作為候選人參加柔佛州選。為什麼要讓納吉成為焦點?如果這樣做會適得其反,使鬥士黨成為巫統的眼中釘呢?

巫統知道這點,並已迅速採取行動反擊馬哈迪。納吉周五參觀了柔佛州一所華文學校時,暗示自己在2013年擔任首相時對學校的建設起到了關鍵作用。更廣泛地說,在他的任期內,在批准新華文學校的許可證時,他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潛台詞很清楚:納吉在暗示,在他掌舵的巫統和更廣泛的國陣聯盟中,華人社區的利益得到了最好的滿足。

國陣對這一說法的反應越來越強烈。國陣中的主要華人政黨——馬華(MCA)周六宣布其15名候選人時,也利用這個機會攻擊希盟在保護華人利益方面的過往記錄。

第五點:柔州選舉真正目的是什麼? 事實上,馬哈迪可能是鬥士黨的障礙而不是資產。越來越多馬來西亞人認為,馬哈迪試圖捲土重來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兒子在未來成為首相。

他們擔心馬哈迪會使國家陷入政治動盪。如果馬哈迪遵守承諾,在2020年將權力移交給他的希盟副手安華,那麼希盟現在仍將執政,政治也會穩定。

此外,像MUDA、Warisan和Parti Bangsa Malaysia這樣的新興政黨都對馬哈迪存有戒心。他們擔心,如果試圖與鬥士黨達成某種聯盟,馬哈迪會在背後發號施令。

因此,儘管大多數人認為柔州選舉可能是年輕人投票情況的晴雨表,但更準確的說法是,它將是國家是否最終準備好扭轉馬哈迪領導的馬來西亞的局面,並永遠結束這一篇章的晴雨表。

柔佛州是巫統的發源地,它將決定這一點。


相关文章

  • 轎車失控直接衝進咖啡店 馬國婦女吃早餐慘被撞死
  • 【GE2025】徐順全:民主黨為三巴旺市鎮制定了發展藍圖 就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出建議
  • 【GE2025】李智陞:行動黨的初心和使命從未改變 始終以居民為中心
  • 印巴連續三晚交火 巴軍殺死54名武裝分子
  • 涉持假護照入境馬國販毒 47歲獅城男新山落網
  • 柬埔寨一酒店房間遭縱火 中國籍男嫌犯被捕
  • 曼谷大樓在緬甸強震中倒塌 釀63死31人下落不明
  • 馬警搗毀偽造銀行卡團伙 逮捕42歲新加坡男子
  • 德輪胎巨頭關閉46年馬國工廠 近千員工料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