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後,我燒到了40度!」傳新加坡疫情峰值已過,無數感染者這樣在家自救!

2022-03-06

今日疫情快報

新加坡3月5日

新增16274

今天3月6日截至中午12點

新增病例稍晚更新

關於更多新加坡疫情詳情

戳下方小程序查看

不知不覺,新加坡感染新冠的總人數,突破了80萬。

不過,在持續不斷新增病例中,似乎這輪疫情,卻是接近達到峰值

由上兩個星期的新增病例可以看出,雖然一到周二,新增病例就會恢復到王乙康所說的「一到星期二就緊張」的狀態。

但是,過了周二的幾天,病例就會連日下跌。一切都似乎在預示著,新加坡這輪奧密克戎疫情,似乎正在接近峰值。

新加坡疫情峰值已到?

專家:二度感染風險小

事實上,不僅是新增病例,就連衛生部官員們,以及本地衛生專家的最在意的住院人數以及重症患者人數,目前也似乎在下降中。

昨天衛生部通報的數據顯示,截至昨天中午,1559名患者仍舊在住院中,比起前一天減少了119人

只有239名患者的症狀嚴重。其中,有191人需要輸氧,48人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比起前一天,重症患者少了有17人。

另外,新加坡最近四天的每周病例傳播率都低於1,昨天更是只有0.95。

急劇下降並看似平緩的曲線,似乎意味著社區病例增幅趨緩

也就是說,只要不出現一波未曾預料到的大範圍傳播。或許目前新加坡的病例,已經開始處於穩定階段。

按照去年的態勢,最終日增兩三百或許也是指日可待。

當然,這波疫情,雖然強度比起去年9-11月間那波疫情,更為嚴重。但是在烈度方面,得益於奧密克戎毒株的低致命性,以及新加坡疫苗高接種率,不如那般嚴重。

ICU床位占有率,也不像去年那樣「處處告急」。

示意圖,圖源:海峽時報

不過,過多的患者,依舊是擠占了新加坡的醫療資源。很多醫護人員,在面對「潮水一般」的病患時,依舊顯得是那麼的力不從心。

在本地媒體mothership對一名新加坡急診科護士的採訪中,這名護士是這麼描述自己一天的日常的:每當自己醒來時,就需要開始計劃工作,並讓自己做好心理準備。

圖源:mothership

他們醫院的護士,每天只需要在早上、下午或晚上的三個輪班之一工作,每個輪班只需要工作9小時。

但是,因為人手緊缺的緣故,護士們被更頻繁地要求加班

工作期間的短暫休息,也因需要處理越來越多的事情,而變得難以實現。

當然,自從疫情開始在新加坡爆發以來,醫護人員面臨過多壓力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圖源:海峽時報

好消息是,目前本地疫情已經出現趨緩的跡象。另外,本地專家發現,奧密克戎患者也不太可能二度感染。

來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學院Hsu Li Yang副教授,認為那些已經感染了奧密克戎毒株的新冠患者,目前二次感染的風險相當低

事實上,在一年內二度感染奧密克戎的風險,也可以忽略不計。

圖源:CNA

而他的觀點,也得到了國大醫院傳染病科高級顧問醫生Dale Fisher教授的認同。

他表示,最近研究顯示,奧密克戎患者在感染病毒後的兩個月內,二度感染的案例並不常見。

然而,對於那些之前得過另一種新冠變種病毒,並且接觸了奧密克戎毒株的人來說,患病風險確實會增加。

不過,在奧密克戎現在席捲全球,成為全球主流流行毒株的當下,專家們很難想像,它會突然被另一種已知變種毒株取代。

在新加坡感染新冠「不可怕」?

這些人確診後是這麼抗疫的...

雖然在很多時候,奧密克戎患者的症狀輕微,但也有很多人曾經說過自己患病後,喉嚨發燙像刀割一樣疼,讓不少人遭了一回罪。

因此,在身體不適的時候,就有不少患病人群,開始「各顯神通」。不管是什麼方法都好,讓自己身體扛過去,才是最重要的。

01

新冠像流感一樣

看看醫生在家休息就過去了

轉陰時間:未知

症狀:發燒、肌肉酸痛、喉嚨癢疼、咳嗽

服用藥品及保健品:連花清瘟、退燒藥

抗疫心得:及時看醫生,家中準備好藥物

一名小紅書網友,在新冠確診後 ,立馬服用了連花清瘟,並去診所報備,拿到了醫生開的抗生素。

圖源:小紅書@風凌霄可愛

在確診當日傍晚,她的身體開始發燒,並伴隨全身酸痛頭昏脹,身體也感覺異常寒冷。

於是,她就給自己加了條長褲,並披上外套,蓋上兩條厚被保暖。

再去看醫生後,她得到了喉嚨含片、退燒藥、傷風藥和咳嗽藥。服用退燒藥後立馬見效,體溫降到了37.6度。

圖源:小紅書@風凌霄可愛

之後她體溫一直反覆。當然,除了發燒外,還有肌肉酸痛、喉嚨癢疼導致痰卡著不上不下,以及輕微咳嗽輕症,只是不算太嚴重。

對於她的經歷,她自認為和流感差不多。及時看醫生拿藥、家中自備保暖衣物、在家準備一些藥物抵禦,似乎就足以應對。

02

除了吃藥抵抗症狀

保持公共衛生安全很重要

轉陰時間:5天

症狀:發燒、肌肉酸痛、喉嚨疼、腹瀉

服用藥品及保健品:連花清瘟、清肺排毒湯

防疫心得:做好自我隔離,不要隨便出去見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不僅是中國網友,馬來西亞網友在得了新冠後,也也有使用連花清瘟抵抗病毒。

大年初四早上,他突然覺得有點肌肉酸痛+一點發燒,於是就做了自檢,發現檢測儀上出現兩條線(陽性證明)。

圖源:FB@Mr.Brian See

接下來幾天,網友身體狀況如下:

第1天 (大年初四):小燒+一點肌肉酸痛

第2天:發燒 38°C + 腿部肌肉酸痛 + 瀉肚子

第3天:高燒 39.7°C

圖源:FB@Mr.Brian See

第4天:體溫正常,喉嚨一點痛+腹部肌肉酸痛

第5天:一切正常 (偶爾打個噴嚏)

等康復後,他回顧了這段經歷,認為身體比較不舒服是第二和第三天,之後就沒什麼大礙。

確診後,網友一直在吃連花清瘟還有喝清肺排毒湯抗毒,並在患病後接下來的幾天好好休息調整身體。

圖源:FB@Mr.Brian See

總結下來,網友認為如果萬一成為了密接者,就必須自我隔離,做好ART檢測,情況一有不對,就要立刻做PCR檢測確認。

網友再三叮囑:如果身體不適,就不要出門聚會或者見人。病毒很難避免是事實,但為了公共衛生安全,也需要做好自己本分!

03

莫名確診新冠後

我才發現自己了解非常不足...

轉陰時間:未知

症狀:喉嚨沙啞

服用藥品及保健品:未知

抗疫心得:保持冷靜、獲取政府最新防疫知識

當然,也有些網友,認為對抗新冠病毒,心理層面的準備,比起藥物更為重要:

在一個周五早上,這名網友出現了喉嚨沙啞症狀。當時她的ART檢測為陰性。

當日稍晚時分,她再次進行測試,結果依然是陰性。而在 星期天晚上進行一次ART檢測後,她被確診陽 性,並之後在診所得到了進一步確認。

圖源:The Pride

將自己確診新冠的消息,通知了密接者後,她就帶著所有的生活必需品,獨自在主臥室自我隔離。

恐慌的情緒,隨著時間在流逝。與新冠一起生活,對網友來說變得不那麼可怕。幾天後,她就康復了。

網友並沒有解釋自己依靠什麼抵禦病毒,只是 給出了感染新冠後的忠告:無論自己感染新冠,還是家人感染新冠,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掌握相關知識,並保持冷靜,時刻獲取最新和最準確的信息。

網友曬出家人為她準備的愛心早餐,圖源:The Pride

在她看來,只要接種了疫苗,即使得了新冠症狀也很輕微。(刨除那些會產生併發症的老人)。對於平時身體健康的成年人和孩子來說,新冠並不可怕。

04

保持愉悅的心情

有助於儘早康復

轉陰時間:未知(至少3天)

症狀:咳嗽

服用藥品及保健品:未知

抗疫心得:坦然接受、放鬆心情

也有人,對藥物抗擊病毒並不是太感冒,認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才是更快痊癒的關鍵:

享受早晨陽光明媚溫暖的陽光第三天了,身體精神狀態都好。

昨晚上沒有咳睡得好!科學家己經告訴全世界了,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治療新冠病毒。只有乖乖隔離,讓身體吸收營養,儘快去修復免疫系統功能!

圖源:FB@Ethel Thian

不要緊張不要去找不名的中藥或者西藥!不要去亂吃一通只會增加腎臟負擔!這樣反而會延誤身體康復!

得了新冠後,只要坦然接受面對它就好了!只要有營養在,你的身體不舒服狀態都會消失不見!

圖源:FB@Ethel Thian

靜靜的享受當下的陽光!放鬆心情不要沉重緊張,焦慮不安幫不上忙,反而會加重壓力,讓身體狀況反應加劇!

05

面對新冠時

藥品和營養都要跟上

轉陰時間:未知

症狀:咳嗽、發燒、鼻塞、消化不良、胃脹氣

服用藥品及保健品:非處方藥退燒藥、喉嚨及鼻腔噴霧劑

抗疫心得:多補充營養

這名新加坡網友,準備的相比其他人,就更為齊全,也分享了更多經驗:

在感到一絲不適的那一刻,請立即在家中戴上口罩。不舒服時使用喉嚨噴霧劑或鼻腔噴霧劑,並進行隔離。

多喝椰子水,多吃大麥、蜂蜜、檸檬和橙子,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

有需要時,根據下圖做檢測,可以更快地得到結果。

圖源:asiaone

親身經歷:不要服用任何止咳糖漿或含有右美沙芬(一種止咳成分)的藥物!

像是Mucusolvan、Panadol和Telfast這樣的非處方藥,確實能幫助緩解症狀,雖然它並不能完全讓鼻塞消失。

患病後,我的另一個症狀是消化不良和胃脹氣,喝熱薑茶和使用斧標都都無法緩解疼痛。 如果可以的話,儘量多補充一些益生菌和電解質。

還有,得病後最好在 PHPC(公共衛生防範診所)看醫生,因為即使在康復後,PCR 檢測也可能呈陽性。最好記錄在案,以備不時之需。

圖源:FB@Lynette Lim

感染後,有些居住條件不佳的人,隔離條件堪憂。但即使如此,他們也在積極防疫:

據《海峽時報》報道,一名44歲的新加坡男子的六口之家,在宏茂橋的一個兩房式租賃單位中居住了15 年。

2房式組屋單位示意圖,圖源:HDB

原本,他們3月就會搬到一間四房式的單位里。只是,他的女兒們2月11日感染了新冠。

一開始,他和妻子都很震驚,但最終逼自己冷靜了下來,向孩子們解釋在隔離期間的政策。

居住條件有限,唯一的臥室就成為女兒們的隔離房。這名男子、男子的妻子和兩個兒子,就只能和一起住進客廳里。

示意圖,圖源:海峽時報

照顧染病的女兒,並不是件輕鬆事。據他所說,在隔離期間,女兒有時會因空間受限而變得煩躁。

但是,即使這樣他也時刻保持著警惕。因為,作為家中收入來源的他,一旦感染新冠,就會失去收入。更不要說,他也負擔不起感染病毒後的治療費用了......

他對有感染孩子的父母的建議是:保持冷靜,向孩子說明情況,必要時犧牲與孩子一起隔離。注意個人衛生,定期對整個單位進行消毒。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各人應對新冠的方式不同,或許和他們對新冠的認知差異有關。

只不過,或許在未來,我們所有人都需要提前準備一些東西在家中。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在新加坡感染新冠

這些可能是你需要的

目前,在新加坡現有的新冠康復措施下,大部分患者,都只是在冠病醫療第二級程序下,進行居家康復。

新加坡目前一共有3級醫療程序

做好個人防護,爭取不要染上新冠,當然是很多人所想。

只是,病毒現在太厲害,傳播性太強。萬一不小心染病,雖然各家有各方,但是根據上述網友的親身經歷,要想儘早痊癒,不外乎以下幾點:

身體不適時,儘早尋求醫生的幫助

及時了解最新政策和信息

家中備好一些藥,以備不時之需(看個人接受程度)

積極補充因患病所缺失的營養(需要對症下藥)

保持冷靜、樂觀和積極的心態

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日前也在臉書上,分享了她推薦的「居家康復包」。和平時家中備著的急救箱一樣。

血氧儀Oximeter

在何晶看來,血氧儀非常重要。現在,很多新冠患者感覺良好,但實際上已經感染了無症狀的新冠。

沒有血氧儀預警,這些患者很可能將無法及時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等到情況惡化,身體供養不足時或許就已經太晚了。

因此,血氧儀能及時提示患者獲得支持,以免他們的器官因長期低氧而受損。

一旦發現血氧含量的讀數低於90%,患者必須馬上就醫。若指數在90%至94%,患者可能需要醫生意見,及時補充氧氣。

圖源:海峽時報

體溫計

對於成年人來說,我們很多時候不需要測量體溫,也知道自己發燒了。

但是,對於那些年幼的孩子,或者是無法表達自己感受的老人時,體溫計就非常直觀和有效。

年紀很大的人,免疫反應很弱,即使生病通常也不會發高燒。而年幼的孩子,很多時候除了哭泣之外,無法告訴大人們自己的真實感受。

對於這部分人群來說,高燒或長時間發燒是危險的,無論他們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圖源:Braun

ART檢測儀及口罩

在現在這個疫情大流行的時候,沒什麼是比口罩和ART檢測儀更有用的了。

戴上口罩,即使出門,也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感染病毒。特別是淡馬錫基金會之前發的那些可重複使用、過濾系統強力的口罩。

而ART檢測儀,則是在很多時候,決定了一個人能不能出門。在新加坡現有醫療程序下,不論是確診陽性,還是成為密切接觸者,在滿足某些條件下使用ART檢測,只要結果是陰性就能出門了。

平時應該在家裡多備一些~萬一需要呢?(即使不是自己中招)

圖源:Healthline

退燒藥或止痛藥

目前,除了為新冠重症患者提供的專供藥物,如輝瑞口服藥外,就幾乎沒有其他能夠治療新冠的藥物了。

無論是連花清瘟,還是撲熱息痛,都只是緩解得上新冠後出現的一些身體不適而已。想要從新冠中痊癒,還是要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統

因此,萬一不幸感染新冠,準備一些退燒藥或者止痛藥,或許會讓患者在家中更舒服一些。

含PVP-I漱口液或喉嚨噴霧

患上新冠後,很多人會感到喉痛不適,有癢痛的感覺。

含有1%的聚維酮碘的漱口液或喉嚨噴霧,能對抗多種包括導致喉嚨痛的病菌。

不過,這款藥物有明確的適用人群。像是小孩或者孕婦是不適合使用的。購買前,應該詳細詢問藥房的工作人員。

圖源:淡馬錫基金會

潤喉糖

和漱口液類似,喉糖也是為了緩解患者喉嚨不適而準備的。

之前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感染新冠後,就曾為此打call哦~

個人喜歡的偏方

比如蜂蜜水、風油精這些,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患者舒服些......

不過這些偏方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還是要看個人,在此何晶並沒有做強烈推薦。

椰友們,你們又有什麼其他抗疫小妙招呢?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哦~

*以上抗疫案例皆為網友分享,不代表新加坡獅城椰子立場

了解新加坡疫情最新消息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