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疫情持續反彈:山東日增88例、上海28例本土無症狀......學生、老師都中招

2022-03-07

萬事通說

中國多省市疫情反彈!網友:中國未來會”與病毒共存“嗎?

新加坡的新冠確診在衝擊日增20000+後,近日稍有回落,徘徊在一萬六、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

與此同時,在防疫有力的中國,疫情也呈現整體反彈趨勢。近期,中國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異株疊加流行的特點。

今天一早,山東青島、吉林、廣東、河北、上海、甘肅......出現確診的消息霸榜微博熱搜,讓網友們著實驚到了!

據了解,昨天一天,中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新增確診329例,其中本土確診病例175例。

不少網友感慨:看這節奏,中國未來是不是也會”與病毒共存“呢?

雖說中國目前仍採用”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且短期內不會改變。但前不久,中國衛健委專員曾光表示:在不久的將來,定會在合適的時間點,展示中國式與病毒共存的路線圖。

接下來,中國疫情走勢會怎樣?又會採取怎樣的防疫政策呢?

青島

新增88例本土確診

山東昨天(3月5日)新增本土 確診病例高達88例 ,確診患者均位於青島。一天內確診88人,網友們細思極恐:這麼多?這是傳播多久了?

據了解,青島88例確診均與 萊西七中 有關。3月4日,青島市萊西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在就診人員中篩查發現3例輕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都是萊西七中的學生 。隨後,在其密切接觸者中,陸續發現感染者。

萊西市本次疫情累計報告確診新冠肺炎病例91例。 其中,學生78例(77人為萊西七中在校生,1人為萊西市院上鎮中心中學學生);教師9例(萊西市8例、市南區1例);重點人群篩查4例。專家診斷,所有病例均為輕型。

自2022年3月5日零時起,萊西市第七中學(龍口東路25號)被調整為高風險地區。 青島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曾通報,這起疫情 已經在學校里隱匿傳播了一段時間 。

基因測序顯示,該病毒屬 奧密克戎變異株 ,與目國內和境外輸入病例都不同源。排除了與前幾天黃島病例關係的可能。

另外,山東青島黃島區在3月1日新增的4例本土確診病例,也有了溯源結果:本次疫情為一起偶然因素感染導致的小範圍家庭聚集和親友聚會傳播,疫情起因是接收由外省有疫情地區發來的快遞導致的人員感染,排除了其他人傳、物傳、環境導致感染的可能。

疫情2年多來,狡猾的病毒依然是處處鑽孔子,大家一定要做好方方面面的防疫措施,不給病毒留機會。

吉林

新增25例本土確診

青島確診88例驚到不少網友,很久未出現疫情的吉林也曝出 新增了25例本土確診。 其中吉林市9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9例、長春市7例。網友們也是紛紛留言感慨......

廣東

新增本土確診20例

昨天,廣東省全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0例,其中1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深圳報告17例,河源報告1例,東莞報告2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33例,均為東莞報告。

河北

新增本土確診14例

昨天,河北省多市區也出現新增確診,一日新增本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共14例。其中 石家莊市5例、邢台市4例、保定市4例、邯鄲市1例 ,無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截至3月5日24時,河北省現有本土確診病例26例; 尚在醫學觀察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新增28例本土無症狀

讓大家害怕的除了確診病例,還有無症狀病例。昨天,上海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8例。目前,已追蹤到28例無症狀感染者在上海的密切接觸者113人。

密接者均已落實集中隔離觀察,工作人員已對病例曾活動過的場所已進行終末消毒。上海快速精準的防疫,受到網友們的好評。

以往大家都說冬季是疫情的高峰期,然後現在天氣往暖處走,疫情同樣出現反彈趨勢。所以,中國的通心粉們,對待疫情還是不能放鬆警惕呀!

另外,大家對中國接下來的疫情形勢有什麼看法呢?關於未來的防疫方向,你是支持“動態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

- The End -

熱乾貨:全面的留學移民政策

冷知識:有趣的奇葩百態獅城

新鮮事:及時的坡島熱門新聞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6455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153 新幣

(*截稿前更新)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
  • 【GE2025】國人需要平民代表 紅點同心黨候選人林怡慧談從政決定
  • 【GE2025】五個政黨代表將進行華語論政 新傳媒今晚9點直播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 勿洛體育場入口重開
  • 黃總理與馬國首相安華通電話 了解緬甸地震災後人道主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