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口老齡化指數排在世界第二位,僅次於韓國。出生率的下降,以及對國外勞工日益收緊的限制政策,使得新加坡老年人在勞動市場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從2022年7月起,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齡和僱傭年齡頂限將分別上調到63歲和68歲。
圖片來源於聯合早報
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新加坡和中國社會關注的焦點,今天小編就從人口結構、養老政策、和養老觀念這三個方面來比較新加坡與中國養老制度的區別~
01 老年人口結構
新加坡是馬來半島南端的一個小國,大約有600萬人口,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大約90萬人,占總人口的15%。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8億,占總人口的13%。預計在2050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27.9%。且近年來我國80歲以上高齡老人以年均約4.7%的速度增長,明顯快於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長速度。
圖片來源於新京報
02 養老政策
確定分配型
新加坡的養老政策主要體現為中央公積金(CPF)。它是一種確定分配型的手段,即每個職工擁有一個帳戶,職工和公司按一定比例每月往帳戶充值,帳戶裡面的錢是透明可見的且可以購買不同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等職工達到一定年齡之後就可以將帳戶裡面的錢逐步取出並用於自己的退休生活。由於養老金的多少完全取決於個人的理財,同時風險也是由個人承擔的。因此,新加坡人需要具備一定的個人理財知識並且要早早開始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種資金籌集的方法一方面減輕了政府的社會負擔,強化了僱主與雇員之間的責任與相互協作關係;另一方面,強制儲蓄型的基金有利於抑制通貨膨脹和控制高消費。新加坡政府從本國國情出發,依靠CPF制度來儘可能地完善和保障國人的養老生活。
CPF實際應用的案例
如果你想要在65歲退休之後每個月拿到SGD2,000的養老金,那麼根據新加坡CPF Life Standard的標準,你需要在65歲時在CPF的退休帳戶(RA)存夠SGD 370,000。
RA中的資金以6%的年化利率計息,假設每年的通脹利率為2.5%,如果你從25歲開始工作,那麼你需要在25歲至65歲的40年間,每個月為自己繳納SGD450養老金。
圖片來源於CPF官網
確定收益型
中國的養老政策主要體現為五險一金。它是一種確定收益型的手段,即每個在國企或私企工作的職工,退休後會根據工齡、績效、職位等來確定每個月的養老金額度。職工不需要對繳納的養老金進行任何個人理財的操作,政府將統一調配人民繳納的養老金。在這種情況下,國人對養老不需要有太多個人的規劃,因此個人的理財知識與意識相對薄弱。中國的養老體系有三大支柱:
01 基本養老保險
又名社保,我國社保目前存量資產為7.4萬億,在養老儲備金中約占比70%。
02 企業和職業養老金
一些企業為員工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以年金為代表,目前存量資產為2.4萬億,在養老儲備金中約占比30%。需要注意的是,只有不到6%的城鎮就業人員擁有企業/職業年金。
03 個人商業養老保險
個人商業養老保險是另外兩個支柱的重要補充,但它在我國的養老儲備金中僅占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圖片來源於21世紀經濟報道
03 養老觀念
自主養老
「政府不養老,企業不養老」是新加坡政府對養老的觀念。新加坡在建國初期建立的中央公積金制度,基本宗旨是為退休雇員或提前非自願脫離勞動力的雇員設立一項強制性儲蓄計劃。同時,多數新加坡人並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習慣,這意味著新加坡人必須「自力更生」,政府和企業不會為人民的退休生活直接負責。
但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政府會儘可能為民眾提供就業機會。勞工部制定了一項「重回工作崗位計劃」,幫助家庭主婦、老年人及被裁人員找到合適的工作。政府還鼓勵老年人在退休後進行技能學習,隨時為企業返聘做準備,因此許多大學和理工學院為老年人提供全天和夜間課程及訓練活動。社會發展部也會對願意與退休父母一起居住的子女給予住房、代金券等補貼。
圖片來源於網絡
養兒防老
在中國,年輕人供養老年人,老年人幫助年輕人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這種家庭養老形式在供養雙方心理上都能被接受。
據調查,我國有95%的老年人不願住養老機構,即使是孤老,也有80%不願去敬老院。這是因為對老人而言,在家裡居住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家庭物質資源;另一方面,可以根據自己多年的生活習慣安排日常生活、飲食起居,還可以享受天倫之樂。這種社區化居家養老較之機構養老,具有投資少、成本低、見效快等特點,能減輕機構養老的壓力。當然,對於高齡多病和無人照顧的老人,養老院等社會養老機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還很低,但卻有一個龐大的居世界首位的老年人口群體。如果興辦敬老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從經濟效益上看,支出是龐大的,靠政府的力量難以實現老有所養,因此必須走家庭和社會化相結合的道路。
總 結
總的來說,在中國生活的小夥伴不用為自己的養老金做太多規劃,政府會全權負責。但是對於在新加坡上學、工作並打算在此養老的小夥伴來說,自己規劃養老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越早越好。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