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業者支付的垃圾處理費 後年起調高

2022-03-08

鑒於成本持續上漲,從2024年1月起,可焚化的垃圾處理費用將從目前的每公噸77元,提高至88元;不可焚化的垃圾處理費也從每公噸的97元增至124元。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昨天(3月7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永續部開支預算時透露上述消息。

可焚化的垃圾處理費是由公共垃圾與一般垃圾收集業者支付,以將可焚化的垃圾送往廢料轉化能源(waste-to-energy)廠處理。

不可焚化垃圾的處理費則由一般垃圾與有毒工業廢料收集業者支付,以將不可焚化的垃圾送往實馬高垃圾埋置場(Semakau Landfill)處理。

傅海燕說,上述費用的調整將從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國家環境局將派發通知信給業者,以給予他們足夠時間作出調整。

「我們鼓勵所有企業採取可持續的做法,減少製造垃圾並進行更多回收,為建設更環保、零廢棄的新加坡儘自己的一份力。」

EPR計劃實行以來 收到更多電子垃圾

另一方面,我國自去年7月起實行首個全國電子和電氣廢物管理系統,規定大型電子產品製造商和進口商須負起製造商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簡稱EPR)。

自計劃實施以來,受委業者歐綠保集團(ALBA Group)已收集約3500公噸的消費電子垃圾,占2020年消費電子產品與設備供應的8.5%。通過這項計劃收集到的電子垃圾,比國家環境局先前的自願計劃每年可收集的電子垃圾量,多了兩倍。

這些電子垃圾包括大型家電產品如電冰箱、冷氣機,以及資訊通信科技產品如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等。

傅海燕說,當局目前正著手制定包裝容器的EPR計劃,率先實施的是飲料包裝回收計劃。

在這計劃下,包裝飲料的價格將包含一筆定金,當消費者在回收使用過的飲料包裝後,便能取回定金。

環境局在去年12月成立由業界、學術界和社會代表組成的小組,以促進這項計劃的發展。過去兩年來,當局已聯繫超過100家大小型製造商,包括進行問卷調查、與個別公司與商聯會進行一對一的接觸等。也諮詢了其他利益相關者如零售商、廢料管理公司和公眾。

傅海燕說:「環境局將在下來幾個月,擴大與公眾和業者的接觸,共同設計一個具成本效益併合適的飲料包裝回收計劃。」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共謀持假槍打劫理髮店再下藥劫妓女,新加坡一名14歲少年被判入改造所!
  • 新加坡千萬多多昨天開獎,2人平分超1292萬新幣!你中了嗎?
  • 47歲新加坡籍男子持假護照入境馬國販毒,遭柔佛警方逮捕,起獲百萬令吉毒品!
  • 朝野競選攻防戰激烈 新帳舊帳一起算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