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國內的家長都來諮詢翼學長,眼看著6月份就要到一年一度新加坡小學報名的日子了,外國身份的孩子如果想要來新加坡讀小學,需要做哪些準備呢?今天翼學長就來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外國學生來新加坡讀小學的操作流程,以及不同路徑方案。
圖片源於網絡
新加坡小學分類
新加坡的小學,從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政府學校、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
圖片源於網絡
政府學校
就是我們常說的公立學校,也是新加坡人最主流的選擇。政府學校從小學、中學到初級學院/理工學院,再到大學一路升學上來,類似於中國的體制內教育,但是又有嚴格的淘汰和分流。
除了小學一年級直接入學外,從二年級開始,外國人想要進入政府學校,就需要參加AEIS考試,小學階段從二年級到五年級可以參加,中學階段從中一到中三可以參加,畢業年級——六年級和中四不設插班考試。通過AEIS考試的學生將由新加坡教育部分配至有名額空缺的政府學校里。
圖片源於網絡
私立學校
入學門檻相對親民,只要學校有學位開放,就可以申請入讀,不需要參加AEIS考試。
新加坡開設政府課程的私立學校有2所,分別是三育中小學和聖法蘭西斯衛理學校。其中三育的課程和政府學校一致,中學畢業生也可以參加O水準考試,進入初級學院或者理工學院。聖法的課程更加多元,除了提供政府學校課程以外,還有IGCSE、西澳課程等不同選擇。
圖片源於網絡
國際學校
這是大多數國際學生的選擇,新加坡主流的課程是IB,也有部分開設美國方向AP課程的學校,部分學校同時開設多種課程供學生選擇,未來升學的國家和路徑也更加多元。每個學校在入學時,一般會有校內的考試,學校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去參加。
不過,目前新加坡幾所知名的國際學校的入學競爭也非常激烈,比如世界聯合書院(UWCSEA)、德威國際學校、美國國際學校、東陵信託學校等,如果以這幾所學校為目標的話,需要早報名、早排位。
圖片源於網絡
小一入學
入讀政府學校唯一無需考試的機會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小學一年級如何報讀新加坡的政府學校呢?
與中國的學制不同,新加坡的小學是每年1月開學,報名時間是前一年的6月開始。去年,教育部也調整了小一報名的流程,原有的7個報名學段,減少為6個,從2022年這一屆學生報名起正式實施。
新的小一報名制度
圖片源於網絡
外國學生參與第三階段
相比其他階段的學生來說,外國身份的學生報名時間更早,以2021年的報名為例,一階段的報名是6月30日到7月1日,2A階段是7月7日,而三階段外國學生的報名時間是6月1日到6月7日,家長需要在這個時間段里,提交意向申請表,否則就視為註冊失敗,孩子就將失去今年入讀政府學校的機會。
在成功提交了申請之後,教育部會在10月份的時候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通知學生家長是否報名成功,如果成功了,接下來在如何在指定的學校中報名。
圖片源於網絡
名校VS鄰里學校
之前很多家長都會顧慮,政府學校留給外國學生的名額,是不是都在很差的學校。或者孩子通過了AEIS考試,分配去的學校是不是都不好?
其實新加坡政府一直推廣的教育理念是「每一所小學都是好小學」,但是在華人社會,「名校」和「鄰里小學」這2個概念在新加坡早已根深蒂固,想完全消除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圖片源於網絡
畢竟很多名校已經有百年歷史,培養出了在各個領域有所作為的人士,想拿到這些小學的「入場券」也變得越來越難,從2B階段開始就需要抽籤。據了解,南洋小學2021年2B階段的抽中率是64%,2C階段的抽中率是32%,而南華小學2B階段的抽中率是62%,2C階段的抽中率僅為15%。
那麼鄰里小學難道就等於「差學校」嗎?當然不是,在新加坡能夠就讀傳統意義上的名校的學生少之又少,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在鄰里小學裡度過自己6年的基礎教育。
圖片源於網絡
政府資源一致,教學內容一致
簡單來說,無論是在名校,還是鄰里學校,可以收穫的政府資源都是一樣的。同時,只要是考試需要考的,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知識,無論在什麼學校,老師都會教。所以並不存在「鄰里學校教得簡單」這樣的說法。
圖片源於網絡
師資輪崗
在新加坡的政府學校之間,無論是校長還是老師,都會進行輪崗。
同時,教育部也會根據哪所學校缺老師來進行分配,所以師資相對來說都是平衡的。
而且,新加坡的老師都是同一所「師範院校」畢業的,之後有的進入名校,有的進入鄰里小學,所以並不存在名校的師資就一定比鄰里小學好的現象。
圖片源於網絡
因此,即使學生小一階段或者是AEIS考試後分配的學校,是不怎麼出名的鄰里小學,家長們也無需擔心,每年通過小六會考,從鄰里小學考入知名中學的案例並不在少數,特別是在鄰里小學成績排名前茅的外國學生們,在後面的分流考試中只要表現出色,仍然有機會讀升學率高的中學,再升入大學。
圖片源於網絡
沒有被分配進政府學校的備選方案
對於外國學生來說,還有一種可能是「不幸落選」,沒有能夠被分配進政府小學,那麼還有什麼其他方法繼續在新加坡求學呢?
方案一:進入私立學校,積極備考AEIS考試
前文我們提到過,新加坡還有一類院校是私立學校,而且像三育中小學,教授的內容是和政府小學一致的,開學時間也是每年的1月。所以對於未來還想進入政府學校的同學來說,私立學校可以說是很好的過渡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學生在私立學校中一邊同步學習政府學校的課程,一邊提升英語水平,同時備考AEIS考試,從二年級起就可以開始參加AEIS了。
圖片源於網絡
方案二:報考國際學校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經常「傲視群雄」,沒辦法,誰讓人家總是拿到全球IB第一名呢?
新加坡的國家學校以IB課程為主,而且每年的IB大考成績都非常亮眼,平均分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圖片源於網絡
就拿最近一次考試來說,2021年11月的IB全球大考中,新加坡的及格率是99.15%,而全球及格率是87.02%。新加坡的平均分是40.6分(滿分45分),而全球平均分為32.37分。而且新加坡有近半數的學生超過40分,133人獲得了45分滿分!可以詳見以下這篇文章:
又是世界第一!全球56%的 IB 滿分考生來自新加坡!
所以,對於外國學生來說,國際學校也是一個上佳的選擇,畢竟可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齡人做同學,提升英語水平,而且課外活動、體育藝術項目的多樣性都在全球名列前茅。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
四大名校
世界聯合書院(UWCSEA)、美國國際學校、德威國際學校和東陵信託學校合稱「新加坡四大名校」,辦學時間長且資源豐富,而且名氣很響,也是很多中國家庭讓孩子來新加坡讀書的首選。
只不過這些學校每年放出來的名額都很少,所以想要入學的話,基本都需要先在waiting list上待一段時間,才有轉正的機會。
圖片源於網絡
學額相對充足、IB分數高的學校
這一類的學校包括了加拿大國際學校、澳洲國際學校、美國史丹福國際學校等,這些院校在IB大考中的表現同樣出色,而且由於學額相對較多,因此每年幾乎不需要等位,只要通過了入學測試,就可以順利入讀。
圖片源於網絡
學額多、門檻較低的學校
這一類的學校包括海外家庭學校、環印國際學校等,這些學校的辦學時間不算長,學額豐富,隨時都可以申請入學,無需等到每年的招生季。因此對於想先來新加坡過渡一下提升英語水平,或者還在四大名校waiting list上的學生都可以選擇這一類院校。
圖片源於網絡
陪讀簽證
在新加坡讀書的3-16歲的學生,只要有學生證,TA的媽媽、外婆或者奶奶就可以申請陪讀准證。爸爸、爺爺或者外公不可以申請。
圖片源於網絡
申請陪讀准證的具體要求是:
1、學生必須就讀於新加坡的公立學校、國際學校或者私立學校(僅限三育中小學和聖法蘭西斯公會學校)。
2、公立學校包括政府中小學、政府的理工學院以及初級學院。
3、學生通過了插班生考試,比如AEIS進入政府中小學就讀之後,拿到正式的學生准證,就可以申請陪讀簽證。如果學生還在私立學院讀預備課程期間,則不允許申請陪讀簽證。
4、陪讀簽證申請需要新加坡公民或者PR(21歲以上)作為擔保人來擔保。
所以無論是進入政府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國際學校的同學,在獲得學生准證之後,都可以為女性親屬申請陪讀簽證。
圖片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